北投百年祖厝將拆除 文史工作者嘆:家族團結不再

 |2022.06.12
1168觀看次
字級
見證北投石牌地區開拓歷史的魏厝鉅鹿堂,將由建商整合,拆除改建大樓。圖/李庚霖提供

【本報台北訊】見證北投石牌地區開拓歷史的魏厝鉅鹿堂,因建築體殘破,加上多數所有權人反對,未能獲得文化資產身分,如今產權由建商整合,將拆除改建大樓,文史工作者嘆可惜。

位於北投區明德路51號的魏厝鉅鹿堂,歷史可追溯回日治時期初期,由鉅鹿魏氏第6代、曾任北投庄協議會員的魏沛然興建、作為民宅使用,見證了石牌地區開拓發展歷程,是北投市區少數留存的合院建築。

文化局在民國109年舉行文化資產委員會,審議此處的文資價值,當時出席的魏義友等所有權人指出,此處所有權人高達70多人,超過75%反對被指定為古蹟或登錄歷史建築,並已在106年向都更處申請老屋更新。

所有權人表示,該建築只剩正堂作為祭祀用,其餘護室、廂房都已殘破不堪,也沒有值得保存的特殊文物,「只是單純年代久遠的農村民宅」,且位在市府規畫並已開始執行的計畫道路上,「如果獲得了文資身分,可能損害附近住戶的通行權」。

唭哩岸文化工作室創辦人李庚霖及中國科技大學建築系講師孫啟榕表示,文化局投注的資源只局限在新北投溫泉區,應向外延伸到關渡、唭哩岸、石牌等地,「若此處被拆除,北投石牌三大家賴、謝、魏就僅剩賴家有一處祖厝被保留」。

多名文資委員提出部分保存、異地保存的作法,最後仍以7比8票數被否決,不同意登錄為歷史建築。

地方文史工作者透露,解除文資限制後,建商在去年透過變價分割共有土地的方式整合此處所有權,即將拆除地上建物,改建住宅大樓。

李庚霖今天表示,「這件事其實是很多已不復存在的文化資產的縮影」,當家族成員被建商說服歷史悠久的祖厝變成古蹟是損失後,保存派就沒有太多施力空間與對話平台,連文資委員會都淪於爭執而已,實在可惜。

李庚霖進一步表示,鉅鹿堂後來被變價分割,是很不公不義的制度,只要一名所有權人就能提出,導致後續產權被法拍、給建商買走,家族也因此不再團結。

儘管他作為外人只能對這個結局表示尊重,仍希望民眾藉此看到文資除了錢財之外的價值,並希望所有權人將會中承諾的:保存鉅鹿堂「堂號門匾」,貫徹到底。

唭哩岸文化工作室創辦人李庚霖希望所有權人在文資會上承諾「保存鉅鹿堂堂號門匾」能貫徹。圖/李庚霖提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