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魚禁登陸 業者喊苦

 |2022.06.12
916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中國大陸去年陸續對台灣鳳梨、蓮霧、釋迦下禁令,前晚又宣布明日起暫停台灣石斑魚輸入。對此,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批大陸未依國際規範,片面通知我方,農委會將透過協議平台要求對岸取消禁令,呼籲應就科學證據對談,若大陸不回應,不排除到WTO申訴;農委會即起也將啟動拓展內銷、獎勵加工及外銷、輔導漁民延後上市因應。他強調:「鳳梨都可以克服了,石斑魚會更沒問題。」

陳吉仲昨在記者會表示,大陸一而再、再而三片面暫停台灣農漁產品輸入,對於農漁畜產業用藥超標,國際間慣例做法是退運或銷毀,非直接禁止輸入所有產品,大陸此舉已違反國際貿易規範。

陳吉仲說,我國石斑魚2019、2020年都沒有驗出類似用藥情況,去年對岸通知檢測出土霉素超標、孔雀石綠及結晶紫,我方也立即展開調查,都沒查出類似情事,也具體回覆大陸,但未獲回應,呼籲大陸就科學證據討論,若持續沒有回音,不排除再到WTO申訴。

農委會 啟動因應措施

農委會漁業署代理署長范美玲指出,我國去年石斑魚年產量約1萬7000公噸,外銷到大陸數量為6121公噸,占總產量36%,今年截至5月底,已外銷大陸及香港3059公噸,也就是說,陸禁令後,今年還有3600公噸的石斑魚要處理。

他表示,農委會即起啟動因應措施,包括輔導延後上市,提供飼料補助及低利貸款;加強電商平台促銷,增加國內需求與採購量;加工凍儲及外銷獎勵措施,強化海外市場拓銷,今年下半年以外銷300公噸為目標,鎖定美國、紐西蘭、加拿大及歐盟等既有與潛力市場。

陸委會則表示,該禁令已傷害台灣農漁民權益,影響兩岸農產貿易,呼籲陸方盡速取消禁令,以溝通協商讓兩岸農產貿易重回正軌,不要讓技術性問題影響兩岸關係。

養殖業 憂內銷也崩盤

高雄石斑養殖業憂心一年外銷大陸6000多噸的石斑魚無處去,形同斷了生路;屏東漁民表示,高價石斑與鳳梨屬性截然不同,外銷一封殺,內銷絕對吃不下這麼多產量,價格會崩盤,魚苗、飼料、運搬的產業鏈也全受波及。

台東呂姓養殖業者說,近幾年兩岸關係緊張,從虱目魚到鳳梨,連台東釋迦都被禁止,石斑魚目前外銷大陸已減少許多,大家擔心午仔魚成為下一波對象,市場中斷後,兩岸生意往來機會更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