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學校集資20萬 想給孩子一雙勇敢起飛的翅膀

李祖翔 |2022.06.07
772觀看次
字級
亞成鳥計畫培養高關懷孩子擁有走向山的勇氣。圖/取自台灣生態登山學校粉絲專頁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青少年猶如羽翼正換化的「亞成鳥」,將熟未熟。台灣生態登山學校為了給高關懷的孩子一雙翅膀,讓山來教導他們勇敢飛翔,13年前發起「亞成鳥野地教育計畫」,有443人在過程中遇見更美好的自己,而疫情澆不熄熱忱,最近他們又上線集資,期盼暑假能再次「起飛」。

「曾經我們所認知的那些理所當然,經過了疫情的突襲才發現,看似平凡的日常竟是靠著一個個齒輪緊密的轉動,彼此影響著,才得以日以繼夜的正常運作。」輔導員在臉書上寫道,去年因疫情取消行程,才體會到這份計畫超乎想像的重要。

無論孩子或輔導員,都有徬徨無助的時刻,而他們都過程中體會被愛與被疼惜的滋味。圖/取自台灣生態登山學校粉絲專頁
⠀⠀⠀⠀
她想起第一次和孩子們見面,是在山林小冒險,相見的第一眼,一如預期,孩子「冷靜」許多,忐忑的心情就像小學換班級那樣,但經過一天行走困難地形、赤腳走路、溪邊玩水後,緩解了許多原本擔憂的事。
⠀⠀⠀⠀
有個女孩帶著微微的情緒說:「我跟你們不熟,熟了又要分開,會捨不得。」輔導員訝異一個小學六年級的女生竟對離別有這麼重的情緒。隨著疫情取消活動,好不容易建立的信任就像一顆泡泡在空中飄忽、幻化。

隨著疫情取消活動,輔導員無奈,好不容易建立的信任就像一顆泡泡在空中飄忽、幻化。圖/取自台灣生態登山學校粉絲專頁

亞成鳥計畫幫助的不僅僅是孩子,另一位輔導員就認為沒有所謂成鳥、亞成鳥的區分,自己也在培訓過程中體會被愛的滋味。並說:「輔導員不是帶人來爬山的。」他們不是嚮導或保母,遇到問題不急著解決,反倒試著理解問題、運用問題,最後掌握問題,還得相信每個人的偏差都是需要被愛與疼惜。
⠀⠀⠀
輔導員和孩子是平等的,都有徬徨脆弱的時刻也一樣很勇敢。與他們合作過的單位都讚賞有加,如康達家園的黃主任就說,在山中有一個獨處的過程,這和一般活動讓孩子去向外探索不一樣,「這給孩子很大的感動,因為一個人惟有可以自我對話才會思考」。

疫情澆不熄輔導員與孩子對登山的熱忱,用各種方式做野地教育課程。圖/取自台灣生態登山學校粉絲專頁

台灣生態登山學校祕書長陳貞秀表示,去年疫情取消實體活動,但他們和孩子都沒有放棄,啟動線上行前課程、運動陪伴,完成部分梯隊的野地教育課程,今年大家充滿能量與期待,希望暑假7個梯次4天以上的野地教育課程能如期登場。

從彼此陌生到分離會感傷,這是亞成鳥計畫的一個歷程,卻在生命中扮演重要意義、留下不可磨滅的位置。圖/取自台灣生態登山學校粉絲專頁

陳貞秀進一步說,這次預計服務35個孩子,每人有為期半年的行前培訓和糧食、交通、保險、裝備租借、師資、雜費、山下分享課程等開銷,平均一人要預算2萬6千元,總經費約91萬,還不含專案人事費用、培力課及成果分享會等自籌經費,因此5月中旬上線集資,20多天募得55%,約11萬元,懇請大眾贊助,讓孩子有走向山的勇氣,並把勇氣化作生命養分,陪伴未來的每一步。

計畫網址: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mtschool-org-tw3

亞成鳥青少年野地教育計畫邁入第13年,陪伴443位低資源的孩子進行過野地教育課程。圖/取自台灣生態登山學校粉絲專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