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風車文教基金會今宣布辦理「劇場不斷氣-一起活下去」人才培力共創計畫。圖/紙風車文教基金會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紙風車30年來有一個方法就是愈處逆境,愈是反向操作。」紙風車文教基金會董長長李遠(小野)今(7日)宣布辦理「劇場不斷氣—一起活下去」人才培力共創計畫,號召受疫情影響的「劇場自由工作者」進修上課,透過與紙風車團隊進行一個月的課程及實務共創,可獲得「實務共創工作費」3萬元,預計召募演員和技術人員共80位,報名自即日起至6月14日止。
李遠表示,紙風車在2020年疫情開始,表演被迫停演,營運陷入困境,曾想召開董事會討論何時結束劇團,但董事們卻認為紙風車都走了30年,是大家共同記憶,也是文化傳承,因此決定不考慮停辦,而是想辦法走下去,這一走就三年,前陣子辦理過「為自己勇敢一次」擴大召募員工和合作演員,這次則在文化部支持和中國信託贊助下推出「劇場不斷氣」計畫。
李遠感謝台灣社會讓紙風車走了30年,「若這個社會接不住它,我們會像真的紙風車一樣,風雨飄搖早就結束了。」因此他說:「疫情期間,雖然人與人要保持社交距離, 但心和心還是要緊靠一起,就像炭火之間相鄰,彼此傳遞溫暖及火苗,讓希望之火永不熄滅」,「雖然紙風車也被取消近60場演出,和銀行貸款5000萬元,但凡還有一點力量,就絕不放棄,大家一起利用最低迷時做訓練,等疫情反轉後,就準備出去演出。」
文化部長李永得表示,「疫情當中表演藝術界都非常辛苦,紙風車在這麼困難環境下提出積極性的計畫,令我非常感動,文化部非常支持這項計畫,並予以經費補助。」他盼企業界、政府和劇團一起合作,讓更多表演藝術界朋友度過這個難關,同時也精進自己能量,等待疫情過後重新復出。
演員江翊寧跟著紙風車下鄉演出超過百場,三年前遇到疫情曾到宅配店到店打工,她曾認真思考要轉換跑道,但她說:「表演是興趣,自己不會想輕言放棄。紙風車開辦『劇場不斷氣-一起活下去』人才培力共創計畫,對我來說是個重新學習的好機會,是在疫情中最令人開心的事。」。
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執行長任健誠說明,「劇場不斷氣」計畫預計招收2班,分為演員和技術人員進修班,共計80名,即日起至6月14日開放報名,邀請3年以上有劇場工作經驗,且受疫情影響而沒有收入的自由工作者,填寫報名表單,通過書面審查後即可上課,之後也將有成果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