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琉球海域生態病懨懨 活珊瑚覆蓋率全台最低 |2022.06.07 語音朗讀 55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發表珊瑚礁體檢12年成果報告,發現受人類活動與氣候變遷影響,有半數以上調查區域的珊瑚礁生態堪憂。圖/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提供 【本報台北訊】今(7)日是世界海洋日前夕,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發表珊瑚礁體檢12年成果報告,發現受人類活動與氣候變遷影響,有半數以上調查區域的珊瑚礁生態堪憂,其中小琉球活珊瑚覆蓋率僅10至20%為最低,且無明顯回復跡象,呼籲政府積極畫設海洋保護區、加強漁業廢棄物管制等。環資2009年起執行台灣珊瑚礁體檢,招募並訓練潛水員成為公民科學家,監測範圍包括本島的北海岸與東北角、東海岸、墾丁,離島則有綠島、蘭嶼、小琉球、澎湖嶼坪。截至2020年止,共培訓596位公民科學家,完成434條穿越線紀錄,報告統整分析12年來持續累積的監測資料,呈現共25處樣點的珊瑚礁生態長期變化。調查報告以「生態健康紅綠燈」燈號顯示,其中健康岌岌可危的「紅燈」區域共有3處,為北海岸與東北角、東海岸、小琉球;健康堪憂的「黃燈」區域也有3處,為墾丁、綠島、澎湖嶼坪;而健康良好的「綠燈」區域則僅有蘭嶼1處。圖/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報告顯示,小琉球生態韌性疲弱,且強颱、高溫夾擊重創珊瑚,在目前調查點位當中的活珊瑚覆蓋率為最低,僅10至20%,且無明顯回覆跡象,穩定紀錄指標性生物種類在大部分樣點少於5種。另外,北海岸與東北角、東海岸的活珊瑚覆蓋率逐年下降,推測與台灣本島的人類活動密切相關,如海岸開發、水質優養化與遊憩行為等。墾丁、綠島、小琉球、澎湖嶼坪則受氣候變遷影響,皆曾發生大規模白化且造成活珊瑚覆蓋率下降,墾丁、綠島、澎湖嶼坪的珊瑚則稍見回復。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發表珊瑚礁體檢12年成果報告,調查小琉球水下發現空無一物。圖/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提供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昭倫表示,小琉球問題在於先天不良、後天失調,包括位於高屏交界受到汙染衝擊,30年前開始發展漁業,近20年來又推動觀光、產生遊客壓力,加上近年幾次高溫及颱風衝擊,導致珊瑚礁岌岌可危,「整個加起來變成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環資祕書長陳瑞賓呼籲,為了確保海洋資源的永續發展,應訂立海洋保育法,於2030年前畫設30%海洋保護區;加強漁業及休閒釣魚廢棄物管制、處理,積極清除海下廢棄漁具;環評相關法規及海岸管理法等,應明訂海岸開發水下環境調查及評估項目,並落實後續追蹤。海保署表示,身為海洋保育主管機關,成立以來都有結合地方政府、學術單位進行珊瑚礁調查,並支持在地守護計畫、公民科學推廣、珊瑚礁復育工作,但海保署成立比較晚,還在努力當中,希望相關調查資料未來繼續給予帶來更多對於珊瑚礁的啟發跟資料完整性,更加了解海洋狀況。 前一篇文章 紙風車「劇場不斷氣」計畫 邀劇場工作者上課賺3萬 下一篇文章 淡水國中與淡江大學攜手 培育性別友善蒲公英 熱門新聞 01佛光會啟動救災SOP 逾千人馳援光復2025.09.2702基隆潮藝術 18公尺光獸現身2025.09.2803台灣最美風景 鏟子超人湧入光復送暖2025.09.2704伊拉克通訊展 機器人搶鏡2025.09.2705明年最低工資 漲至29500元 2025.09.2706佛光人愛心接力 挺進泥濘第一線2025.09.2807緬甸寶塔節 上演水上慶典2025.09.2708【海闊天空】一窺雲的故鄉 武界祕境之旅2025.09.2709無人機演練 緊急物資運補2025.09.2710南韓氣候正義示威 臥地抗議2025.09.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月亮什麼冬冬 宜蘭冬山登場國軍進駐光復7村 管制義工齊救災台灣好行 套票送好禮佛大義煮團 熱食暖心馳援光復屏.花漾市集 中秋見光復1600宅待清淤 盼中秋前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