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農糧署統計,今年文旦產量4萬多公噸較往年減少30%以上。
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中秋佳節即將到來,但根據農糧署統計,今年文旦收穫面積3722公頃,雖與去年相當,但去年連續颱風損及樹木生長,加上今年4月乾旱、7月颱風等天災衝擊,產量僅約4萬6805公噸,較正常年(過去3年)減少30%以上。根據農糧產銷平台顯示,目前文旦每公斤30.2元,與過去正常年15.69元相比,漲幅將近1倍。
文旦主產區分布於台南市、花蓮縣、苗栗縣、新北市、雲林縣及宜蘭縣等地,農糧署指出,台灣文旦以內銷為主,外銷比率僅占產量3%。
過去中國大陸與香港曾占外銷市場9成以上,但自2022年起中國大陸暫停我國柑橘類准入,外銷量驟降。農糧署因此積極引導業者拓展新加坡、日本等新興市場。
今年截至9月24日止,出口量為1749公噸,主要銷往中國大陸(53%)、香港(31%)、新加坡(9%)、加拿大(6%)等地。
農糧署指出,為提升文旦果品供果量能,農糧署透過柑橘品項服務團隊輔導產業建立健康種苗體系,並提供病蟲害監測、安全用藥、栽培管理與採後處理技術諮詢及現地指導等,建立標準化生產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