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確診本土病例維持在8萬上下,疫情可能步入高原期,而在民眾自主防疫意識提升下,外出人流明顯降低,導致餐廳及美食街的用餐人潮銳減。指揮中心表示,最近人流介於去年疫情爆發時期的2與3級之間。圖/潘俊宏
【本報台北訊】本土疫情未歇,國發會昨天報告「因應疫情新一波振興作為」,以「助產業」、「護勞工」、「減負擔」、「穩金流」為4大目標,除加碼補助餐飲業業者規畫行銷方案,也針對服務業、運輸業、觀光業等受影響產業,共投入164.9億元振興,並編列167.8億元協助減班休息勞工;另外,包含租金、權利金減收、延長貸款等,總計將投入345.6億元,89.9萬人受惠。
國發會指出,2022振興措施總經費345.6億元,包含特別預算127.5億、公務預算50.3億,以及就安基金約167.8億元,將對餐飲業、服務業、運輸業、觀光業、減班休息勞工等提供振興補助。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表示,今年防疫政策調整為與病毒共存,因此規畫振興而非紓困,目前特別預算約餘1300多億元,其中1000億為衛福部預算,扣除此次振興預算後,剩餘的特別預算將用於防疫用途。
「助產業」與「護勞工」部分經費共332.7億元,用於振興補助餐飲業、會展、機場商業服務設施業及小三通相關業者、藝文產業、航空業者、國道及公路客運業者和觀光業,以及減班休息或失業勞工。
餐飲業及時雨
經部再加碼補助30億
經濟部先前推出的補助餐飲業業者規畫行銷方案,經費原為6億元,昨天確定加碼至36.25億元;申請期程為16日至6月15日止。
觀光業者補助方面,交通部準備55億元,預計自9月起分兩階段提供補助。交通部次長陳彥伯表示,預計獎勵旅行社團體旅遊,未來每團45人,一團補助2萬,如果僱用無雇主導遊、領隊,或是原住民解說員,可加碼補助至最高3萬。
文化部也準備5億元補助表演藝術事業營運,以及補貼台北國際書展,預計受惠家數達1250家、受惠人數20萬人。
桶裝瓦斯凍漲
關鍵原物料減徵延長
「護勞工」方面,減班休息勞工及失業勞工等為這是振興主要對象,續推既有的「充電再出發訓練計畫」、「安心就業計畫」、「安心及時上工計畫、「青年就業獎勵」等方案,預計有31萬人受惠,花費預算為167.8億元,預算來源為就安基金。
另外,為減輕業者經營成本與民眾生活負擔,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天拍板,原本至6月底屆期的大宗物資等關鍵原物料減稅,延長至9月底;桶裝瓦斯價格凍漲措施由今年6月底延長至9月底,兩項「減負擔」措施共計將減收稅費達124.5億元。
據國發會資料顯示,包括進口黃豆、小麥、玉米免徵進口營業稅;小麥免徵進口關稅,牛肉、奶油、無水奶油、烘焙用奶粉等進口關稅減半;水泥(卜特蘭一型)貨物稅減半,汽油貨物稅每公升減徵新台幣2元,柴油貨物稅每公升減徵1.5元;減收的部分將分別由財政部、經濟部、農委會自行吸收。累計3波減增稅費約達93.3億元。
「穩金流」則針對紓困貸款編列12.9億元的利息補貼,受影響企業紓困振興貸款,延長至今年12月31日;信用卡及個人貸款債務協處機制、演藝團體以及大型藝文事業的紓困貸款利息補貼等,皆延長至2023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