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雯茜
詩人云:「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春雨綿綿、春風吹拂下,萬物滋長、繁花競豔、空氣清新,整個氛圍是美好的。一年伊始,一年之計在於春,嶄新的季節輕悄悄鋪排在世人眼前。
想起杜甫當時居住在成都浣花草堂,在飽經顛沛流離之苦後,生活在親朋好友的接濟下得到安定,面對天府之國的美景,詩人通過細緻入微的觀察,寫下了詩作〈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其中的「潤物細無聲」是我最鍾愛的意境。生命在春雨無私滋潤下,慢慢滋長,功成不居,而下自成蹊。這對我小小生命卻有大大啟迪,人有時太過驕矜自負,山有窮水有盡,周遭默默的化育,在台灣當今嚴重缺電之際,是否該反思並感恩?
台灣寶島四季如春,幸福到時時有花可賞,處處有人追尋花的芳蹤。夯劇《天橋上的魔術師》中教會我們許多事,其中金句:「因為它不見了,你才會記得,它曾經是你的。」確實一如中華商場雖然不在了,但許多人腦海中仍有它一席之地。希望不要因為四季遞嬗更迭如常,我們就大肆揮霍目前擁有的歲月靜好!
啊!春天不僅教會我們許多事,春天也帶給我們許多美好的回憶,春節、寒食、清明、春假……希望在春天懷抱裡,大家安分守己、善待自己、也善待他人,也別忘善待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