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正在學習木料去釘等工藝。圖/文化局提供
【記者羅智華台南報導】培養新世代魯班!為讓傳統工藝內涵向下扎根,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邀請傳統工藝「細木作」保存者王永源,前往陽明工商傳授榫卯技藝,在按部就班教導下,不只帶領學生修整與拆解木料,更動手完成一件件精緻小巧作品,展現木作工藝的薪火相傳。
「細木作」範圍相當多元,涵蓋神龕、神案、神轎、神明供桌等面向,從十八歲起就開始學習木作技藝的王永源,其兄長就是以製作神轎聞名的傳統工藝保存者王永川,在長期耳濡目染下,王永源的作品不只木構造精美,近年來還成立「榫卯工坊」傳承榫接技藝,教導有心學藝的後輩從基本功學起,讓大眾有機會認識木作藝術內涵,也藉此培養廟宇建築人才。
為此,文資處特別邀請王永源到陽明工商家具木工科教導學生學習榫接技巧、藉此將技職教育與傳統工藝相結合。在王永源循序漸進的木作工法教導下,不只讓年輕學子看見木作工藝的博大精深與技藝巧妙,更學會如何發揮舊材再利用的價值,並親手製作出精美實用的木工家具,作品還匯集為成果展,讓前來參觀的老師看了眼睛一亮。
為讓歷史悠久的工藝內涵能保存與發揚,文資處近年舉辦傳統工藝扎根傳習活動,希望透過工藝保存者的親自教學,幫助年輕學子學習工藝技法,讓傳統工藝走入校園及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