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疫情升溫,教育部已放寬大學可直接遠距教學到期末,不少教團呼籲中小學也應全面遠距教學。圖/unsplash
【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因應疫情快速升溫,家長團體今日強烈呼籲教育部,面對疫情高峰,目前停課標準已造成校園亂象,不要再為難老師、折騰家長,應儘速宣布全面停止高中、國中、小學以下實體課程,待疫情趨緩再恢復,讓全國家長可以放心、安心一起面對疫情、順利共渡難關。
家長團體於5月14日上午至5月15日中午對疫情最嚴峻的北部地區(北北基桃竹)家長進行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2912份,其中84.4%(2459人)填答家長贊成應統一停課,只有12.8%(374人)不贊成統一停課。
家長團體表示,依據教育部最新統計,本土學生累計確診總數8萬多人,其中多數未打疫苗的國小學生27649人確診,明顯多於已打疫苗的大學生(17277人)、高中生(12933人)、國中生(8817人)。
家長聯盟也呼籲,因應疫情停課標準調整後,已造成班級停課、復課輪替加快,又要兼顧線上與實體同步之混成教學,嚴重影響教學品質及孩子學習成效,並造成教師、學校人力調度困難,部分學校甚至已發生找不到老師、只好由校長支援代課的狀況。
若學生請防疫假,家長可請防疫照顧假,但防疫照顧假公司仍可不支薪,呼籲教育部統合中小學全面遠距教學規範,並協同勞動部從寬認定,對於家長是一家經濟的支柱或是弱勢家庭,應讓防疫照顧假有所補助。
面對疫情升溫,學校目前「校園快篩劑」數量仍不足,部分家庭無法自備快篩劑,為避免孩子染疫後卻因無法快篩而傳給其他孩子,應提供學校足夠之「校園快篩劑」對可能染疫的孩子進行快篩。
教育部主任秘書廖興國今受訪時表示,有關校園因應調整方式,有給予學校彈性作為,比如確診者若是教職員工,導致無法課務排代,學校可以遠距教學,改變授課方式報主管機關核備。
另外,若發生學生大量請防疫假,導致老師無法兼顧混成教學,學校也可以提報主管機關備查。若學生對疫情有疑義,可以自主去請防疫假,回到各校需求才比較務實,若全台一致性停課,有些地區疫情沒這麼嚴重,恐影響學生學習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