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喜歡某種風格其實是有階段性的,可能三十歲喜歡南歐風,年到四十,反而迷上日式和風,與其跟隨喜好而大動土木,不如先留意生活習慣與生活機能的舒適性,讓房子保持某種程度的「空」,一旦與房子培養感情了,再隨歲月,填進真正能打動內心的美好事物。
專業、負責任還要搭配豐富的生活經驗,則是一個好設計師的必備條件。室內設計背後包含的是一種人文、一種習性,所以優質的設計師會自然的去觀察業主的使用習慣及生活行為,並隨時留意市場的流行訊息與變動。
一個好的設計師會向業主「身家調查」,了解家庭所有成員的生活作息,這個舉動其實是為電源分配作事前準備,如何錯開電源迴路、檢測安培數,以避免瞬間跳電發生;又如廚房冰箱的擺設,也必須思考到如何讓家庭主婦易於清理等等細節。
身為設計師,每一種美都要能包容,例如曾經有業主堅持要在天花板漆上粉紅色,雖然我第一時間心理想的是「天啊,粉紅色……」但還是努力幫她找到最好、也最能被他人所接受的粉紅色。
自己十年設計生涯,如同一頁設計界的「希望教育工程」,教育客人培養審美觀,教育色彩學,還教育要與自己的房子對話,有了感情,房子就變活了。(本文作者為合時運設計公司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