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蔡淑美
文/蔡淑美
素來喜歡尋幽攬勝,兼愛奇花異草。台灣四季如春,花草品類繁多,任我賞玩猶嫌不夠。或許是內心對遠方的渴望,覺得異邦花草更美更香,不惜舟車勞頓,飛越萬水千山,只為親睹芳華。
曾經到日本看過幾次夢幻且富詩意的「櫻吹雪」;到伊犁、北海道見過薰衣草田的浪漫紫花海;到洛陽賞國色天香的嬌豔牡丹;到金川則是放眼望去「千樹萬樹梨花開」;至於欣賞黃澄澄油菜花,就更饒富趣味了。搭四川嘉陽蒸汽小火車,冒著白煙,嗚嗚嗚穿行花田間,有一種回到過去的美麗錯覺;划著小船,別樹一格地欣賞江蘇興化金黃誘人的花島;走在江西婺源古色古香的村落,黃花與白牆黑瓦,正好形成鮮明對比……
全球疫情爆發後,少了遠行,逐漸以住家附近小山作為身心靈鍛鍊場,心境上起了微妙變化──感官更敏銳,心地也更柔軟了。
前不久走環山步道,總有花香撲鼻,原來玉蘭、梔子、月橘全開花了;整個春天,香花接力似的,陸續盛開,從桂花、含笑伊始,迷人的花香給予走山人莫大的鼓舞。至於各色賞心悅目的花朵,簡直就是全年無休。有時偷偷開個一朵半朵,似乎在等你發現;有時花開滿樹,令人驚豔。
某日見一男童正撿拾掉落山徑的木棉,開心地對他母親喊:「香蕉!」模樣可愛極了。原來孩子將不認識的花和他的「已知」做了連結;又某日偶然瞥見地上鐘型的藍紫花,抬頭仰望,涼亭外竟有一株高瘦的藍花楹,這樣的小確幸,讓我走山的步履輕盈起來;再某日見兩位長者立於一棵蒲桃樹下,興高采烈地討論孩童時吃過「風鼓」,那令人難忘的滋味。我拾起地面粉撲狀的白花,放到鼻尖嗅一嗅,果然有股玫瑰香,看來這花將他們帶回了曾經美好的場景。
看似尋常的山花,卻如此溫潤人心、美化人生;原來平凡中藏有深意與真味。賞花何須刻意遠求?當下心安、隨緣自在即是美,也便是幸福。《楞嚴經》有云:「狂心若歇,歇即菩提。」對事物之貪愛、渴求、執取,皆屬「狂心」,哪怕只是繁花勝景的耽溺。若能放下這一分貪執,菩提清淨的本心自然顯現,心清淨了,山花就不只是山花。
山道旁,月桃披垂著成串的珍珠白花苞,相思樹細葉裡早已布滿金黃小絨球,而火紅的鳳凰花也開始在羽葉間燃燒。或以馨香、或以絢麗,皆在枝頭綻放優雅,迎向每位山客。我深知:山花看不盡,日日是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