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馬英九與蕭萬長當選正副總統,但「搶救台灣經濟大作戰」卻才正要開始,學者認為新政府財源空空,儘速開放投資限制,帶動內需是首要之務,讓台灣躋身亞洲區域經濟共同體的一員。
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馬英九上任後應先查明國庫,認清自己接手的爛攤子有多大,同時與前任政府切割分明,畢竟台灣八年經濟低迷已久,實施新政策也有時差,很難立「馬」見效。兩岸共同市場已不符大環境需求,因為中國與東協十國已達成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台灣更重要的是如何避免被邊緣化。
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建甫:民眾將改善經濟問題託付國民黨,雖然台灣四年來GDP平均成長率為百分之四點八,但主要仍由出口、電子產業支撐,並非全民獲利,貧者仍無立錐之地,他認為馬英九最大挑戰是要創造一個均富社會。儘速推動如兩岸三通、解除台商赴陸投資淨值上限、港、澳股購買上限等開放政策,改善台灣封閉的投資環境,政府只管技術不管資金,讓資金留在台灣仍可投資全世界,台灣仍有機會成為亞太資金管理中心。
大和總研首席顧問劉憶如:國際經濟市場不好,寬鬆資金會尋找下一個標的,等到大家有信心回頭來投資,多年來比起基本面表現遠遠低落的台灣將受矚目,只是如何在中國一中原則下和平展開經濟談判,挑戰國民黨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