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中埔鄉 嘉義古蹟吳鳳廟 神奇冒泡濁水潭 江俊亮 |2022.05.09 語音朗讀 507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嘉義縣客家文化會館前的「老頭擺」客家諺語。「頭擺」意為古早、從前。下為館外的「客家獅」泥塑。圖/人間社記者江俊亮嘉義縣客家文化會館外牆彩繪的菸樓。圖/人間社記者江俊亮中崙溫泉可供民眾泡湯、欣賞湖光山色。 圖/嘉義縣政府提供嘉義縣客家文化會館前的「老頭擺」客家諺語。「頭擺」意為古早、從前。下為館外的「客家獅」泥塑。圖/人間社記者江俊亮吳鳳廟廂房陳列的吳鳳畫像。圖/人間社記者江俊亮嘉義縣客家文化會館外的「客家圓樓」模型。圖/人間社記者江俊亮吳鳳廟是嘉義縣定古蹟。圖/人間社記者江俊亮嘉義縣客家文化會館外的「客家獅」意象。圖/人間社記者江俊亮吳鳳廟牌樓採「五岳朝天式」山牆造型。圖/人間社記者江俊亮 文/人間社記者江俊亮嘉義縣中埔鄉是通往阿里山的門戶,有平原、山區與丘陵,地勢起伏,溪流交錯,境內蘊藏溫泉、天然氣等資源。山區有一個終年會冒出泥漿的「濁水潭」,相傳地震前後會冒出大量泡泡,吸引學術單位設站觀測研究。中埔鄉地名由來有兩種說法。其一是地處「頂埔」與「內埔」之間,因而取名「中埔」;另一種說法是早年墾殖的先民,大多來自大陸廣東省潮州大埔縣,由於先民的祖籍地是「大埔」,因此第二故鄉就稱為「中埔」。中埔鄉有八掌溪沖積平原、丘陵等地形,全鄉最高點為海拔1286公尺的頭凍山;轄內的中崙溫泉、沄水溪溫泉,與台南關子嶺溫泉、六重溪溫泉同屬一脈,屬於弱鹼性碳酸氫鈉氯化泉。其中,沄水溪溫泉規畫為以重機車為特色的溫泉休憩區,可供民眾邊泡湯邊欣賞湖光山色。吳鳳廟古蹟 山牆五岳朝天嘉義縣定古蹟吳鳳廟,在清朝時是通事公廨,所謂「通事」是清朝職稱,擔任官府與原住民之間的傳譯、溝通橋梁。嘉義通事吳鳳「殺身成仁」的故事,在日治時期與台灣戰後,都曾出現在小學教科書中。不過,吳鳳的事蹟,經比對鄒族口傳歷史、傳統文化後,出現諸多疑點,有的學者認為故事偏離事實、有歧視原住民之嫌,幾經原住民團體一再抗議下,教育部於1989年將吳鳳的故事從教科書中刪除,而「吳鳳鄉」也改為「阿里山鄉」。吳鳳廟牌樓採「五岳朝天式」山牆造型,1947年祭祀吳鳳活動結束後,嘉義地方首長建議中央將「吳鳳成仁日」訂為「公務員節」,但公文行至台灣省政府時,遭省主席魏道明拒絕。近年來,吳鳳的故事已被淡忘,吳鳳廟也逐漸式微。神奇無底潭 地震前會冒泡沄水溪溫泉附近有一個神奇的「濁水潭」,潭淵不大,混濁的潭水不斷從地底湧出大量泥漿泡泡,因潭底深不可測,因此又名「無底潭」。傳說當地有農夫飼養的水牛,不慎滑落水潭,竟然下沉,不知所終,以竹竿探不到底,因此更增加水潭的神祕性。更神奇的是,當地居民發現,只要在地震前夕,濁水潭冒泡量就會變多,而且水位也會發生變化,最明顯的是1999年921大地震前夕,濁水潭甚至發生噴漿現象,不久就發生大地震,由學術單位設站進行研究。老頭擺俗諺 傳承客家文化嘉義縣客家文化會館,早期是驗菸場。過去中埔鄉有大面積的菸田,由於菸葉一年僅一收,且燻製過程繁複,吃力不討好,因此被視為較冷僻的行業。移居中埔的客家人,發揮客家「硬頸精神」,在菸樓與菸窯相繼傾圯之後,將驗菸場改為客家文化會館。客家文化會館收藏有豐富的古文物,尤其門面上的十句「老頭擺」客家諺語,從一數到十的藏頭俗諺,道盡文字與語音的奧妙。此外,館藏有1千多公斤的大磅秤,及用來碾米去殼的「土礱」,還有風鼓車、時雨桶、犁耙碌碡等農具,都是珍貴的農村文物。會館內外都可見到「客家獅」意象,客家獅的獅口呈方形,很像盒子,因此也稱為「盒仔獅」或「開口獅」,獅頭額上寫有「王」字,代表萬獸之王。由於客家獅的獅頭較重,因此舞者須具備國術根底,客家人也以舞獅來鍛練體魄,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前一篇文章 金門.金城 朱子公講學浯洲 鄭成功練兵金門 下一篇文章 澎湖.馬公 聽濤踏浪金沙灘 海上花火澎湖灣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巾幗不讓鬚眉——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2025.04.25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5吃蔬果補膳食纖維 助腸道代謝防發炎2025.04.2506【城市浮光】新山也有春天2025.04.2507蝙蝠倒掛睡覺有祕密2025.04.2508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9【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10【第十七屆 台積電 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篆隸楷組參獎2025.04.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桃園.八德 八姓拓荒福滿居 埤圳風情慶有餘新北.平溪 瀑布之鄉彩虹淵 老街天燈共祈願台北.內湖 山橫春靄映嵐彩 新柳拂水照錦帶 作者其他文章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小童軍義賣餅乾 支持寮國教育螢河鐵路南華好書義賣 所得捐偏鄉小學媽祖畫家曾良美 彩繪慈悲與莊嚴南華推生命教育 培育生死教育師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