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公會通過現金卡不得「複利計息」,也就是禁止「利滾利」的惡質現象,將在明年實施。此固是銀行「良心」發現,但也證明了銀行長期「牟利」的事實,然為解救已陷入「黑息」泥淖的「卡奴」,故仍須削減一半惡性循環的雙卡「黑心利息」18%,始符公平正義原則。
在立委諸公奔走和社會輿論批評下,財金單位單位日前竟然用打算盤的「專業」數字統計表象,認為情況沒有那麼嚴重,表示到今年九月底,積欠雙卡債務逾三個月的卡債族不過約四十萬人(殊不知隱藏性隨時爆卡者,不知凡幾),也認為「縮息」易造成存放款的差距,並違反自由市場機制等。
這些基本金融、經濟知識,有大專水平以上者,誰會不懂?而社會輿情所關心者,乃是針對已發生問題的「卡奴」,謀救權宜之計的解決之道,結果卻導致銀行為防患未然的「雨天收傘」,甚至財金單位還「訓詁」民眾「謹慎使用雙卡」等,簡直不知「民間疾苦」,搞不清楚「主題」,亂打官腔,令人痛心。
當前的所謂「卡奴」,事實上是雙卡18%至20%的「黑息」受害者,皆多已讓銀行賺取年達一千六百億元的利潤,他們因大小經濟環境及其他因素影響,一時陷入困境,發生家計危機,而且人數高達四十萬,豈是小事?他們皆為社會成員,政府和銀行豈能以「利」算計,而忽視應有的社會責任?何況財金單位有「為民興利」(今天卻變淪為財團服務)的義務,更有「為民解困」(過去還為中小企業紓困)的責任。
更何況「卡奴」多為中下階層弱勢,如果沒有人替他們爭取權益,社會何來公平正義可言?政府官員竟然坐在「冷氣房」打官腔,以「官僚心態」任事,實在太不像話;媒體為民喉舌,也為社會公器,豈能看不清楚問題何在及其後果嚴重性?
目前一般卡債族平均負債已達六十萬元,而金融體系應從減少「卡奴」著手,建立機制協助降息與最低還款年限,進而主動通知將達額度的卡債族,協助如何減少最低每月繳款數,或採分期年限延長方式攤還。最重要的是,應仿南韓模式將目前循環利息降至10%以下,始符公平正義原則。
今天與其怪責卡債族「咎由自取」,或謂「尊重市場」,不能干預利率,均是漠視人性、人權及社會責任的卸辭,無視「別人的孩子死不完」的殘酷現實,政府是為「人民而存在」的,如果忽視民生疾苦,無疑是「官僚政治」,況且解決途徑殊多,並非只教銀行吃虧。
因此,問題癥結是在政府有無魄力、決心處理,若任由銀行財團剝削弱勢族群,升斗小民無處訴苦,那麼媒體必須勇於站出來為民喉舌,庶幾才能建立公平、公道、公義的民主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