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總統日前向特定選民傾訴,中共阻撓他和立法院長王金平代表我國出席APEC會議,才改派林信義。但林信義在APEC會議表現良好,證明一些國際會議不見得非要總統或總統寵信的人出席不可。
報載林信義至少三度與中共領導人胡錦濤寒暄,可以看出林信義不是「不打招呼,不敢試探,不識時務和沒有禮貌」這種「三不一沒有」的人,兩人還相互介紹夫人,這樣的互動畫面,套用陳總統的話:「很好。」如果把它當作一座伸展台,顯然是很成功的第一步,若能善加培養,未嘗不能促發「兩岸座談」的火花。
陸委會在五月下旬發布「中華民國台灣地區民眾對兩岸關係的看法」的民調,其中認為大陸當局對我人民不友善的比率,從五成五下降到三成七,八成四贊同政府未來推動建立兩岸和平穩定互動架構,七成三贊同陳總統成立「兩岸和平發展委員會」。因此兩岸和解共榮、和平共生,已成為國人的共識、期盼與努力目標。
本月初在伊斯坦堡舉行的一項和平與寬容國際會議,教宗本篤十六世在書面致詞中,呼籲以對話與相互尊重,尋求解決衝突與緊張關係的方法。台海間的緊張關係與潛存的可能衝突,向為國際關切焦點,化解之道應即兩岸相互尊重與坦誠對話。
林信義在APEC會議與胡錦濤的互動,說明台灣不缺與彼岸進行對話的堪任人士,陳總統又何苦斤斤計較是否出席的個人得失與利害呢。至於向選民宣洩橫遭「中共阻撓」的心態,應是選舉炒作,特別是陸委會舉證國人對中共敵意大幅降低的趨勢,更顯示陳總統的訴求徒落得「老龜烹不濫,延禍及枯桑」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