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數十億人受水資源短缺影響。圖/法新社
編譯/韋士塔
全球數十億人正面臨水資源短缺危機,專家預測,隨著地球暖化、海平面上升、乾旱、管理不善,未來幾十年缺水問題將進一步惡化;不過,有一個「隱形」的解決方案,可能就在我們腳下。
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2022年世界水資源發展報告」(World Water Development Report 2022)預測,未來30年的用水量每年將增加1%,加上氣候變遷以及人類開發導致湖泊、水庫等地表水源減少,地下水將愈來愈重要。
報告並指出,地下水占全球淡水供應量的99%,但由於過去對地下水的認識不足,導致地下水被各界忽略,也缺乏妥善的管理 。
研究人員表示,2018年全球至少有36億人曾出現用水不足問題,預計2050年人數將超過50億。
以印度為例,2018年印度爆發該國史上最嚴重的水危機時,政府智庫的報告預測,2030年該國13億人口,至少有4成可能無法獲得穩定的飲用水供給。
撰寫這份報告的UNESCO官員康納(Richard Connor)表示,解決世界水資源問題的答案,或許就在地底,只要人類能夠以永續的方式管理和利用所有的地下水。
康納指出,隨著全球人口持續成長,供水的壓力不斷升高,地下水則具備極大潛力,有機會大幅緩解水資源危機。他表示,地球只有約1%的水是淡水,其餘則是海洋中的鹹水。至於液態淡水,99%位於地下,且水質普遍良好,能夠安全使用,無需進行特殊處理,成本也極低。
他指出,以水庫、水壩等設施儲存的水,是有限的資源,通常成本高昂,且容易受到乾旱、汙染等狀況影響;這些人工設施,也可能對自然生態以及社會產生負面衝擊。相較之下,許多地下水會自然補充,且所在位置深度較淺,較容易獲取。
聯合國的報告也指出,地下水系統對於支持森林等自然資源景觀非常重要,並提供約4分之1的農業用水。地下供水也占全球人口用水的一半左右。
對於農村村民來說,地下水則是最便宜的飲用水來源,因為這些地區的基礎設施相對落後,通常缺乏公共以及私人供水系統。
然而,過度汲取地下水,可能產生嚴重後果,包括土地沉降,以及供水稀缺引發的衝突。
例如:印尼首都雅加達的快速城市化進程和集水區快速縮減,導致多數居民依賴地下水;印尼萬隆理工學院(Bandu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在2018年的調查顯示,雅加達北部過去10年已下沉2.5公尺,依據這個速度推算,雅加達北部大多數沿海土地,在2050年時將被海水淹沒。
有鑑於此,康納呼籲各國政府應採取更多行動,賦予環保機構更多權力,透過監管和執法來保護地下水。各國政府應投資水利基礎設施、機構,並培訓專業人員,以維護水資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