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衛星檢測到美國加州農場裡的牛隻,打嗝、放屁造成的甲烷排放量,這意味著牲畜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即農業甲烷的主要來源,首度可從太空中測量到。
環境資訊公司GHGSat在4月分析從衛星獲得的資料,確認甲烷的來源是鄰近加州貝克斯菲爾德(Bakersfield)約金谷地( Joaquin Valley)的農場,在2月時造成的結果。據GHGSat所言,這十分重要,因為農業的甲烷排放量難以測量,但需要精確的測量結果,才能為畜牧業制訂可執行的減碳目標。
GHGSat表示,如果這樣的情況持續1年,他們從單一農場測到的甲烷量將達5116噸,若這些甲烷能捕捉起來,將可為超過1萬5000個家庭供電。
據美國環境保護署(EPA)的資料,美國溫室效益氣體的排放量中,農業占9.6%,其中有36%是甲烷,且大多是由牲畜所造成。拜登政府去年宣布降低甲烷排放的計畫。
EPA公布首個減少石油、天然氣甲烷排放的規定,要求各家公司檢測、修復甲烷外洩的情況;農業部則針對農民推動一項自願減排的獎勵性計畫。
全球牛隻 第3大溫室氣體排放者
去年的氣候談判中,超過100個國家、地區,承諾在2030年前把甲烷排放減少30%,並停止、減少森林砍伐。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對此表示,減少甲烷排放,有賴畜牧業配合,因為人造的甲烷排放中,有44%來自牲畜。
香港天文台近日在網站欄目「教育資源」撰文指出,甲烷排放量在過去2個世紀,幾乎增加1倍,自1900年起,甲烷主要人為排放源自畜牧業。
據FAO統計,畜牧產業占全球溫室氣體14%的排放量,其中3分之2來自牛隻。若把全世界的牛隻看做一個共同體,牠們就是全球第3大溫室氣體排放者,僅次於中國大陸、美國。
甲烷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在自然狀態下,無論地底、海底或是大氣中都能找到它的存在。然而,甲烷濃度的上升與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一樣都會造成地球暖化。科學家以100年為基準,分析溫室氣體對暖化的影響,發現甲烷的作用比二氧化碳高出28倍。
目前有幾種降低牲畜甲烷排放的方法正在測試中,包括在給牛隻吃的飼料裡添加海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