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明察找出病原 置支架救患者一命
【本報桃園訊】桃園縣七十七歲的許長義恩,去年底一再腹部脹痛不適,多家診所診斷為腸胃疾病,但被敏盛醫院查出,原來是罹患腹主動脈血管瘤,經醫師在腹主動脈瘤放置支架後救回一命,院方昨天為他慶生。
敏盛心血管醫學部主任康志森說,罹患腹主動脈血管瘤,有隱形殺手之稱,常會腹部疼痛,容易誤診為功能性腸胃問題。康志森形容,腹主動脈血管瘤位於腹部主動脈,因為老化、高血壓、抽菸、糖尿病原因,血塊在腹主動脈如吹氣球般膨脹、變形變大,患者大都無症狀,易被忽略,一旦造成血管壁變薄破裂,會大量出血致命,有如肚子內的定期炸彈。通常五、六十歲以上男性罹患率是女性四倍。
許長義恩說,他起初覺得腹部悶悶和脹氣、便秘,幾家診所當成腸胃不適,吃止瀉藥治療不好,診所醫師X光看到腹部二個黑黑血塊,不敢斷定病因,幸好康醫師仔細檢查找出病因手術,他現在恢復健康。
康志森說,許長義恩的腹主動脈瘤,直徑六公分非常危險,一般僅三、四公分,醫療團隊這次用新式的腹主動脈管支架放置手術,從鼠蹊部微小切口進入,傷口小術後恢復時間快。該症常在體檢意外發現,高齡者要重視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