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寺正殿韋馱及伽藍像(局部)
圖/世界佛教美術圖典編輯部提供
台灣彰化龍山寺正殿韋馱及伽藍像,木板彩繪(1958)
圖/世界佛教美術圖典編輯部提供
文/世界佛教美術圖典編輯部提供
此護法像位於台灣彰化縣鹿港鎮龍山寺。該寺共有九對門神彩繪,由鹿港彩繪匠師郭新林率其子郭竹坡、姪郭佛賜,於1958~1964年所繪,為該寺重要文化資產。
郭氏為台灣彩繪匠師之一,是彰化鹿港彩繪的代表人物。其中佛教護法像位於正殿和五門殿,以韋馱、伽藍和四天王像為主,後殿正門則繪哼哈二將。
正殿正門為韋馱和伽藍尊者,韋馱尊者戴七梁冠鋼盔,兩肩覆甲,右手持鐵鐧,腰間繫帶,劍眉雙挑,面上無鬚,十分威武;伽藍尊者外形一如韋馱尊者,但面色棗紅,長鬚及胸,右手執劍,有關雲長的氣韻。左右次間門神為四天王,皆戴五佛冠,體型粗獷。南方增長天王手持劍,東方持國天王手彈琵琶,北方多聞天王手執傘,西方廣目天王手握一蛇,各代表「風」、「調」、「雨」、「順」。
五門殿正門為韋馱和伽藍尊者,束髮戴冠,面相黝黑,粗眉闊眼,著圓領武官衣袍。左右次間的四天王各持長劍而立。後殿門神哼哈二將,張口者為哈將,閉口者為哼將;皆束髮戴冠,濃眉牛眼,蒜鼻寬唇,著盔甲,威風凜凜。
郭氏所作門神畫,注重明暗光影的變化,有立體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