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稱唐大興善寺故大德大辯正廣智三藏和尚碑銘并序。唐代碑刻。楷書。唐建中二年(七八一),弟子們為紀念先師一生行誼,於長安(陜西西安)大興善寺立碑,宋元祐五年(一○九○)移至西安碑林。
嚴郢撰文,徐浩書。碑高三○五公分,寬九十九公分,計二十四行,滿行四十八字。碑身中部有折斷裂痕,文字有殘缺。
徐浩為盛唐書法家,宰相張九齡之外甥。書法傳自其父徐嶠,書風豐滿圓融而有沉雄氣度,常應佛寺之請寫經書碑。此碑筆畫圓勁厚重,勻整端嚴,雄健爽利,結體微扁而開張,穩重而結實。徐氏碑刻存世者鮮少,此碑是他晚年楷書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