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警政署掌握情資,有人欲以潑汽油、自焚方式「刺馬」,迫使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馬英九改變拜票行程。
而媒體近幾天,也報導了幾起因總統大選導致的社會事件,有民眾因政治理念不同大打出手,有人對選情過於緊張而「腎臟中風」,甚至有人希望自己支持陣營候選人當選,而燒炭自殺「死諫」。
其實,不需要媒體報導,生活中就可發現這種現象,例如做小生意的老闆,為了和氣生財,不是關上電視,就是把頻道轉到非新聞性節目,避免得罪客人;而筆者出門,被問起支持那個候選人,選擇模糊以對,畢竟,由於「說錯話」導致的飛來橫禍太多,筆者可不想上新聞版面。
《商業週刊》刊登出「台灣人的新三不運動」文章,呼籲大眾在公眾場合不表態自己的政治立場、不在公共場所談論政治、不相信政治人物;還有學者在呼籲,民眾應該關上電視,不看政論節目,讓「名嘴產業」消失,以免台灣的政治被名嘴玩壞了。
這些呼籲當點出了目前台灣政治的問題的癥結。
以台灣民眾現今的教育水準,應該有自己的判斷能力,而該是名嘴說什麼就相信什麼,由名嘴代替自己的思考與判斷,更應該客觀檢驗政治人物政策的良窳優劣、執政能力,作為投票的參考。
不過,愈接近投票日,肢體衝突或過度激情就愈多,有人說這是台灣的「民主常態」,筆者相當不同意。
因為,這些行為顯示民眾缺乏對多元意見的尊重,與不同意見的包容,這並不是民主常態,而是「民主退步」。
在總統大選中,已有太多沒格調的言行,及缺乏具體政策,如果民眾不能覺醒、體認事實,隨著政治人物的言行起舞,這不僅讓民主政治繼續退化,更會讓台灣受到少數政客、名嘴操弄,而持續腐敗墮落。
因此,從今天起,多些理性、少些激情,以沉默而堅定的行動,扭轉這些錯誤,畢竟,問世間選舉是何物,值得教人生死相許?
杜亥(彰化市/社會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