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養生觀--說三道五

呂天保 |2005.11.29
313觀看次
字級

古人將修性養生相提並論,融為一體。其中許多觀點,不乏令人深思的哲理:「三戒」論,孔子曰:「少年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這是指人生的三個階段,在修身養性方面,應該慎戒的三件事情。其中「老而戒得」的觀點,頗堪玩味。「得」者,「獲取、占有」之義也。

老年人閱盡人世滄桑,深悟「赤條條來,赤條條去,人生只是一個過程」的哲理,晚年更宜淡泊名利,珍惜健康,安享「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的幸福晚年「三全」即所謂:「道筋骨則形全,剪情欲則神全,清語言則福全。」「道」同「導」,疏導筋骨,氣血流暢,則人體新陳代謝旺盛,臟腑功能協調,形體健康,不易生病;剪除淫邪之念,保持精神健旺,使自己充滿活力;不講髒話、粗話,不惡語傷人,不無原則表態,不撥弄是非,就會減少無原則糾紛,生活必然美滿幸福。這是古人闡述的修性養生的三大要素,在現實生活中,也很有參考價值。

中醫學有「五勞」之說,即:「心勞血損,肝勞神損,脾勞食損,肺勞氣損,腎勞精損。」告誡人們要把握好工作和生活的節律,注意勞逸平衡,飲食要科學合理,反對暴飲暴食、縱欲無度以及無節制的消耗體能。

漢末醫學家華佗倡導的「五禽戲」,是以模仿虎、鹿、熊、猿、鳥的動作和姿態,進行肢體活動的,它是古代人們進行體能鍛鍊的一種方法,也是後世一些拳術、體操活動演變的雛型。華佗說:「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猶戶樞不朽是也。」也還是將運動放在養生的首位。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