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和醫療的故事》生命課題無止盡

周希諴 |2008.03.18
501觀看次
字級

「小呆的爸爸狀況不樂觀,已經從醫院留最後一口氣回家,開始準備後事了。」護士小花接完小呆的電話,跟護士小輪說。

「我聽過小呆說,她爸爸為了治療這個腫瘤,已經花好多年的時間跟心力。」

「小呆全家人這一年來,都在北部醫院,跟中部老家之間來回奔波,除了她爸爸不想再受苦外,其實大家都快撐不住了。」

「這次小花的爸爸病情急轉直下,說不定是老天爺送給她爸爸,到天國的一張簽證呢!」

「不過,事情並沒有那麼順利,因為小花的媽媽,並不放棄任何可以再延長她爸爸生命的醫療措施。」「喔?」

「小呆剛剛說,這已經是她爸爸在一周內,第三次辦理病危自動出院的手續,而每辦一次這種手續,全家人就會哭的傷心欲絕、肝腸寸斷…」

「那為什麼一周內要重複三次這種令人折磨的事情呢?」

「因為只要醫院的醫師說情況開始不樂觀時,家人為了完成病患『在家斷氣』的心願,就會急著找救護車把病患送回家。」

「那為什麼又要三番兩次的,把病患送回醫院呢?」

「因為小呆的爸爸每次被送回家,當血壓又回升後,家人會覺得,是不是該把病人再送回醫院,再接受一些醫療,會比較好呢?」

「可是讓一個快要臨終的病人,三番兩次在醫院跟家裡兩地奔波,這樣不論對生病的人、或照顧的親人來說,都是心理跟生理上的煎熬啊!」

「唉!我也不知道,畢竟要不要再多做一些努力,為自己親人延長生命?真的很難捨又難下決定,剛剛小呆已經哭得聲音都沙啞了,而且好像情緒很激動。」

「對啊!小呆雖然已經做了好多年的護士,但碰到自己爸爸面對生命盡頭時,依舊跟一般人一樣手足無措。」小輪擔心地說。

「聽說小呆的爸爸在意識不清中,仍會用握手回應的方式,跟小呆表示他想回家的心願?」

「對啊!這也是讓小呆最為掙扎的地方,因為她覺得爸爸還有希望,可以再繼續做些治療;可是另一方面,她又很想遵照爸爸的意思,把爸爸帶回老家。」

「小呆的家人為什麼不把病患,送來我們安寧病房呢?尤其小呆自己又是安寧療護的護理人員?」

「當真正面對自己、或最至愛的人的生命,需要做抉擇時,才知道原來要接受生命的末期照護,是多麼困難的決定呀!」

「面對生命無常的無奈與不捨,在醫護人員的身上也不例外,看來我們以後仍須更加努力『修習』。」

「沒錯!生生死死的生命課題,值得一輩子學習,永無止盡啊!」

(本文作者為醫學博士、中山醫院緩和病房主任 周希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