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蔬食降低肥胖率
素食是抵抗肥胖的利器!據「美國營養與飲食學會」(AND)發表一項為期5年的研究顯示,素食者的平均BMI低於非素食者,肥胖症的機率也較低:吃素者9.4%,非素食者33.3%。美國肥胖症醫學會(The Obesity Society) 早前發表的一項研究也指出,在攝取熱量相同的前提下,素食飲食的肥胖者比非素食者減去的體重更多。
圖/123RF
【本報台北訊】現代社會美食誘惑多,加工、油炸類食品隨手可得,卻也導致學童深陷健康危機。教育部每年補助縣市政府與學校推動健康促進學校計畫,據教育部105~109學年度統計,國小生體位肥胖比率雖從14.9%下降為13.1%,但幾乎每10名國小生就有1人過胖;國中生體位過輕比率從6.7%略升為7.4%,但肥胖比率卻是從16.8%上升為17.3%,幾乎每5名國中生就有1人過胖。
據教育部統計,109學年度全國6~15歲學生體重平均值,依歲數、性別排序分別為6歲男22.4公斤、女21.5公斤;7歲男24.7公斤、女23.5公斤;8歲男28.3公斤、女26.7公斤;9歲男32.3公斤、女30.3公斤;10歲男36.8公斤、女34.8公斤。
11歲男41.8公斤、女40公斤;12歲男47.4公斤、女44.9公斤;13歲男53.5公斤、女48.9公斤;14歲男58.9公斤、女51.6公斤;15歲男62.7公斤、女53.2公斤。
教育部105~109學年度統計,國小學生體位過重及肥胖比率部分,體位過重比率從13.2%下降為12.3%;肥胖比率則從14.9%下降為13.1%,幾乎每10名國小生就有1人過胖。數據中也可見,國小學生過輕比率從7.9%略升8.9%;體位適中比例則從64%提升為65.6%。
至於國中學生體位過重及肥胖比率,體位過重比率從12.7%下降為12.6%;但肥胖比率卻從16.8%上升為17.3%,幾乎每5名國中生就有1人過胖。數據中也可見,國中學生過輕比率從6.7%略升為7.4%;體位適中比例從63.9%下降為62.7%。
糖尿病患年輕化
台灣癌症關懷基金會執行長、資深營養師黃翠華表示,學童飲食健康危機重重,尤其現在未成年人口遽減,但糖尿病患卻漸增且年輕化。其中,台灣6~18歲族群中最胖的5%幾乎都有第二型糖尿病。她提到,尤其過重而得糖尿病機率比一般兒高出10倍,肥胖兒甚至高出近19倍。
黃翠華也說,預防心血管疾病應該要從小開始,心臟病非兒童及青少年主要致命主因,但致病的高危險因素包含高血壓、高膽固醇、血脂異常、糖尿病及肥胖,都常見於兒童的身上,而日漸累積危險因素,便是導致成人心臟病的元凶。
營養午餐難吃飽
新北市某都會型國小的林姓班級導師表示,現在校園附近都是便利商店、飲料店,每回放學總能看見孩子徘徊在這些垃圾食物前。她也提到,現在小學營養午餐都走「健康風」,卻也導致廚餘量增,若孩子午餐沒吃飽,放學後就會亂吃,除了學校要推動好的教育,家庭教育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