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食救地球 零碳排從飲食開始 灃食蔬食季刊 |2022.04.19 語音朗讀 239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食物生產對環境衝擊也不小,肉蛋奶製品碳排放占食物碳排放1/2以上。圖/123RF 文/灃食蔬食季刊 這幾年,全球災難現場頻繁,怵目驚心的畫面時常在媒體上可見,是什麼原因讓全球環境常出狀況?思考全球暖化起因時,最先想到的可能會是「石化燃料」這類典型的排碳大戶,然而「畜牧業」對環境的影響與衝擊,恐怕也不容小覷。我們每天選擇的三餐內容,也可能會影響地球的存亡,飲食究竟與減碳降溫有什麼關係? 比起蔬果生長,肉類從飼養、屠宰、冷凍、運送到賣場保存,會製造更多的碳排量。圖/灃食蔬食季刊地球降溫關鍵:甲烷聯合國的一項《全球甲烷評估》(Global Methane Assessment)報告指出,除了二氧化碳外,若能從人類活動中減少「甲烷」,也是讓地球「降溫」的重要關鍵。報告提到,農業是製造甲烷的最大來源,約占40%,而其中畜牧業約產製了32%。值得注意的是,為了產出更多的肉蛋奶製品,業者必須飼養更多的牲畜與種植更多作物,也因此必須砍伐更多的林木提供畜牧業使用。牛津大學在2018年的一項研究顯示,「食品」生產排放的溫室氣體,占地球碳排放的1/4,而不同食物對環境的衝擊也不同,肉蛋奶製品的碳排放占食物碳排放的一半以上,卻只占人體消耗熱量的1/5。更有研究指出,生產1公斤牛肉所產生的溫室氣體量,是生產1公斤豆腐的20倍。而一頭牛每日可排放高達300公升的甲烷,是羊的15倍、人類的1000倍。 我們每天選擇的三餐內容,也可能會影響地球的存亡,飲食究竟與減碳降溫有什麼關係? 圖/123RF選擇友善零碳排飲食由於肉類從飼養、屠宰、冷凍、運送到賣場保存,比起蔬果生長,會製造更多的碳排量。因此,國際環保組織呼籲民眾以「植物性食物為主食」,多吃蔬果種子、全榖雜糧及豆類食物,能比少開車減少更多碳排放。人類飲食習慣伴隨著昂貴的氣候代價,生產肉蛋奶製品,比種植具有相同營養價值的蔬菜、水果、穀物和豆類會產生更多環境汙染。如果想找到永續環境的解方,或者思考如何將飲食習慣改以植物為主,是不錯的選擇。藉由改變飲食習慣的方式,除了可以減碳外,也讓地球上的動物不再因人類食用需求而遭受殺害。同時,也能夠減少土地開發、水資源浪費等造成環境的壓力,平衡人類健康並達成永續使命。 業者為了飼養牲畜與種植作物,必須砍伐更多的林木提供畜牧業使用。圖/123RF蔬食新手入門訣竅訣竅一 優先選擇「原型食物」植物性飲食可降低身體一些疾病的發生,譬如常見的心血管疾病、高膽固醇血症、甚至是預防糖尿病、高血壓。剛開始接觸植物性飲食,會建議掌握一個大原則:優先選擇少加工,沒有添加物,並盡量接近食物的原貌, 例如豆類、花椰菜、堅果等,這些不用標示「成分」也能知道來源的 「原型食物」(Whole food),除了營養價值高之外,體積通常較大,也較有飽足感。訣竅二 均衡飲食是不變的道理食物中,依照營養成分分成6大類,可從水果類、蔬菜類、全穀雜糧類、豆類、乳品類、油脂及堅果種子類攝取,而蔬食跟葷食蛋白質的差別就是「豆魚蛋肉類」及「乳品類」。一般人獲取蛋白質最主要還是來自於「豆魚蛋奶肉類」,其實「蔬菜類」也有許多含有植物性蛋白質營養素,所以建議想嘗試蔬食的人補充蛋白質要多從「豆製品」來攝取,像是歸類在蛋白質家族的黑豆、黃豆、毛豆,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訣竅三 量吃夠之外,種類也很重要再以蛋白質來舉例,蛋白質的小分子叫做「胺基酸」,胺基酸大概有20幾種,有些在人體內無法自行合成,而人體需要的必需胺基酸大概有8到9種分布在6大類食物中,比如豆類雖然有足夠的蛋白質含量,但是它可能缺少其中一個胺基酸,需要透過食用「全穀雜糧類」中的食物才會有,因此要盡量多元去攝取6大類食物,蛋白質才會足夠。訣竅四 聰明選食,掌握每餐營養長期吃蔬食卻沒有注意營養均衡的話,確實容易發生營養素缺乏的問題,如維生素B12、鐵、鈣,還有鋅,都是經常缺乏的營養素。建議純蔬食者,要多食用深色蔬菜,像是紅莧菜、菠菜、紫菜等來補充植物性的鐵質,同時要搭配維生素C含量較高的水果,包括像芭樂、小番茄還有草莓等,可以促進鐵質的吸收。此外,每天請記得補充一湯匙的堅果種子,以提高鋅的吸收;飲食中也應多補充豆製品及全穀類,來提升整體營養素的含量。訣竅五 找出自己的熱量需求最後,從性別、年齡、身高、健康體重還有身體活動量等相關資訊,依照自己的蔬食類型計算出1天所需的熱量,再依照6大類食物的建議份數來選定該吃哪些食物。男性攝取的熱量通常會比女性高,每個人可根據自己的活動量及生理需求做調整。最重要的原則是,要注意飲食均衡,不要一昧的補充單一類食品,而導致營養不均的反效果。《人間福報》「國際蔬食文化節」邀請民眾開始「蔬福生活」《人間福報》今年也特別結合產、官、學界之力,於今年5月6至9日,在台北世貿一館B和D區舉辦「國際蔬食文化節─蔬福生活」,廣納600個攤位, 秉持著「蔬食、環保、愛地球」的精神,推廣環保蔬食,帶動蔬食產業生態健全發展。圖/蔬福生活 全球蔬食人口占比。圖/灃食蔬食季刊 前一篇文章 【美食分享】蔬食行動餐車 全台走透透 下一篇文章 【惜食培福】如何減少食物浪費 熱門新聞 01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2佛光青少年交響樂團 回山尋根演奏2025.07.3003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04臘腸狗吃飯 堅持帶好友共享2025.07.3005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2025.08.0106菲律賓慈恩寺 祈觀音護佑佛光寶寶2025.07.3107味覺圖有謬誤2025.07.3108藝術翻轉醫院 療癒心視野2025.07.3009里約佛光人親子慢跑 共享美好時光2025.07.3110【白色墨水】輝之印象 畫布上的永恆記憶2025.08.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紅麴菌降血脂 加入糕點不一定健康泡菜 蔬果發酵食物 含豐富乳酸菌食材烹調得宜 營養成分不流失暢遊花東縱谷 來一趟蔬福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