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巾控的我,尤其熱愛喀什米爾材質。永遠忘不了那天在尼泊爾一位台灣女孩Ruby開的店裡,當了整整五個小時姊妹牌麻豆的經驗。
圖/Ada
文/Ada
圍巾控的我,尤其熱愛喀什米爾材質。永遠忘不了那天在尼泊爾一位台灣女孩Ruby開的店裡,當了整整五個小時姊妹牌麻豆的經驗。
那柔柔軟軟又暖暖的幼羊毛圍巾,長的短的,寬的窄的,鮮豔的質樸的,一件件往身上披,一條條往肩上掛。老闆拚命幫我物色好貨,老公努力幫我拍照上傳姊妹群組,遠在台灣的她們七嘴八舌、吱吱喳喳的討論著。
「再幫我試一下那條寶藍色的,好嗎?」「那條駝色的有長一點的嗎?」「我老公想要一條這款黑色的。」「他們也有賣毛帽嗎?」深陷羊毛堆的我們,彷若走了數公里的伸展台,努力要把最美最合適的好物帶回去給身邊最珍貴的人。
就這樣,原本預留的一小時採買時間延長了五倍,身上所有的美金也掏光光。當然,這其實是賓主盡歡的一次另類旅程。日後,當看到姊妹們聚會時,脖子上肩上那一條條氣質高雅的圍巾,襯托著大家臉上洋溢的笑容,讓我更加確定,這個走秀任務雖然辛苦,但結果是完美及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