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北】 文溪人精神寄托之地──文章宮

文/許文明 |2022.04.18
941觀看次
字級
文章宮門前伸展的台階,體現了海內外文溪人的慈悲和包容。 圖/許文明

文/許文明

數年前受親友之邀,去到新加坡,除了欣賞獅城的美麗景色,此行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地,就是尋訪百年歷史的「文章宮」,它是許多福建永春文溪鄉親去新加坡必到的一個特殊情感之地。

文章宮坐落於新加坡如切區的坤成路一二一號,雖面積不大,但名氣不小。據宮史記載,文章宮源於永春岵山文章鄉,即今日的永春縣岵山鎮文溪村。

清末民初,時局動盪,加上天災和饑荒,以致民不聊生。文章鄉一批鄉親跟隨下南洋的大潮,離鄉背井、遠渡重洋到新加坡謀生。有感於同鄉人必須守望相助、相互扶持,便有了組織同鄉會的想法,於是在一九一四年由先賢陳成比發起創立。

因思念故鄉文章鄉,而故鄉又有座神明靈驗的文章庵,故取名文章宮,旨在聯絡鄉情、團結互助。

一開始,「宮」無定所、「神」隨人走,鄉親聚會均在一些先賢家中舉行,後遷至檳榔園,宮址相對穩定,但宮廟較小,設施簡陋。數年後,同鄉善信踴躍募捐集資,終於在樟宜律七英里購地建廟。

然而好不容易建起來的樟宜律宮址,卻因上世紀五○年代末,遇上新加坡政府經濟發展需要、改善住宅、興建工業廠房和道路拓寬等原因,該地段納入規畫被政府徵用。

當時,文章宮處於去留兩難的境地,幸好有數位德高望重、有遠見的文章宮理事陳惟明、陳維垣、許奕多與現任會務顧問先後數度出任主席的拿督陳義明先生,在他們的無私奉獻下,終於尋得現宮址,並利用政府的賠款和鄉親的捐資買下此地。

文章宮傳承家鄉歷代祖先供奉的「玄天上帝」、「法主公」之香火,虔誠奉祀,保佑在當地生活的文溪海外鄉親安居樂業、出入平安。從此僑居新加坡文溪人的後輩鄉愁,都寄托在那一座海外族人共同籌資修建的文章宮內。

在異國他鄉,歷經了一百多年風風雨雨的文章宮,面貌已不是印象中家鄉那種傳統寺廟宮廷式建築風格,而今的文章宮是一座充滿古典「峇峇」式南洋風格之浮腳樓,一座充滿古典氣息而又溫馨的當地特色建築。

宮門前伸展的喇叭型台階,像是文溪僑居海外鄉親張開的雙臂,熱情迎接八方來客,它體現了海內外文溪人的慈悲和包容;更重要的是,它作為聯絡鄉親鄉情、樂善好施的宗旨始終沒有改變,百年來,為無數南來北往的永春鄉親和僑民,提供了無私幫助和周到服務。

文章宮,它是文溪人精神寄托之地,也是許許多多海外永春人的圖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