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台灣民眾因政府刻意凍結油價,過著《桃花源記》中不知外界已改朝換代的日子時,美國紐約原油市場油價漲至每桶一百一十美元新天價,就算美國的原油庫存量出乎預料的增加,但因世界其他國家,尤其以新興國家的需求仍十分驚人,預估短期內油價仍居高不下。
國內則是傳出中油和台電因配合政策不能漲價,將面臨重大虧損,恐怕在總統大選後就會漲價,若一次漲足的話,中油董座潘文炎則直言,漲價的數字會嚇到大家,而台電一度電則至少得漲五角,才能勉強達到損益兩平。
國際原油大幅漲價已是事實,筆者認為,以政策強制中油長期不能調升售價反映成本,確實有點過當,而且表面上的凍漲,並不能改變中油營運成本不斷增加的事實,未來恢復浮動油價機制,民眾還是得面對高價汽油時代的考驗。
不過,筆者支持中油和台電適度反映成本有前提,就是這兩家國營事業必須檢討本身無謂的浪費。民眾不是不准中油和台電反映成本,但在一般勞工和上班族面對物價齊漲、薪資卻不漲時,卻看到國營事業員工領取優渥福利,而這些福利又來自民眾的納稅血汗錢,不免油然而生「相對被剝奪感」,怎麼會同意中油和台電漲價?
請政府在告訴民眾油電到底該漲多少前,先提出中油和台電的開源節流計畫,總不能一般民眾連日子都快要過不下去了,中油和台電員工卻個個肥滋滋的享受福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