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力學博士詹明昇,擔任巨人隊運動表現分析師,他說工作最有成就感之處就是球隊贏球。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MLB美國職棒大聯盟近年掀起「科學改革」浪潮,台灣科學家詹明昇參與其中,為舊金山巨人隊打造「再生工廠」,助褪色王牌找回億元級身手。比起過去在實驗室監測運動,現在科學團隊用更輕便的穿戴裝置、動態攝影等,將球員表現量化,提供給教練精準決策;坐在電腦前的軍師,成了各球團爭相尋找的人才。
超過百年歷史的美國棒球運動,近6年引進生物力學,展開改革。巨人是最早設立生物力學團隊的球隊之一,台灣師大體育系碩士、南加州大學生物力學博士詹明昇(Matt Chan)2019年起任職巨人隊,擔任運動表現分析師。
詹明昇說,他加入巨人時,生物力學正起飛,當時大聯盟30隊中約5隊聘有生物力學專家,如今半數以上有編制。
以往運動科學研究,大多在人身上裝感應器,在實驗室監測運動、蒐集數據。近年穿戴裝置、動態捕捉攝影等技術進步,科學家能即時掌握選手投球、打擊、守備等各種精密數據。
調度不再憑直覺 訓練菜單客製化
詹明昇說,過去解讀球員狀況,倚賴教練的直覺,而現在不論是打擊動作、投球機制、球路尾勁與轉速等,都有數據作為基礎,「我們的責任就是,用資料來支持教練的直覺,讓決策更準確」。
有別於一視同仁的訓練方式,科學團隊針對不同球員的柔軟度、肌肉骨骼等特質,設計不一樣的訓練菜單。科學團隊也助球隊發掘人才,用較低金額簽下別隊不看好的球員。
巨人「再生工廠」成功例子,是助王牌投手高斯曼(Kevin Gausman)找回身手;他2019年已走下坡,效力勇士、紅人隊時戰績3勝9敗、防禦率5.72,但來到巨人調整後,去年投出14勝6敗、防禦率2.81頂級水準,季後與藍鳥隊簽下5年1.1億美元(約新台幣32億元)合約。投手戴斯克拉法尼(Anthony DeSclafani)情況類似,他在原球隊淪為邊緣角色,來到巨人後脫胎換骨。
科學浪潮下,比賽的輸贏,不再只關乎選手和教練。像詹明昇這樣坐在電腦前,看著影片、撰寫程式、分析資料的科學家,成了各球團不願明說、卻爭相在找的幕後軍師。
大聯盟史上首見 女教練一壘執教
保守的棒球界近年不斷出現新風貌,巨人12日與教士隊比賽時,教練納肯(Alyssa Nakken)第三局接替上場擔任一壘教練,成為MLB例行賽史上首位上場執教的女性一壘教練。
納肯上場時,敵隊一壘手何斯默(Eric Hosmer)與她握手致意。納肯回到休息區時,巨人捕手卡薩利(Curt Casali)給了她一個擁抱。她賽後說:「太棒了,大聯盟總是給我滿滿的支持。」
納肯2014年加入巨人球團,2020年擔任教練,成為大聯盟史上首位全職女教練。她曾在熱身賽擔任一壘教練,12日是首次在季賽上場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