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醫跨領域團隊,包括兒童胃腸肝膽科、兒童骨科、移植外科、以及罕見疾病照護諮詢中心等,去年為男童完成換肝手術,讓他可以恢復正常飲食生活。圖/高醫附醫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高雄是個海洋都會,沿岸漁港魚貨豐富,家中從事水產加工的蔡小弟,從小愛吃新鮮現流的海產。三年前,他因診斷罹患罕見疾病「威爾森氏症」,肝臟無法代謝飲食中攝取的銅,必須限制改採低銅飲食,只能望著盤裡的海鮮興嘆。
所幸,在高醫跨領域團隊,包括兒童胃腸肝膽科、兒童骨科、移植外科、以及罕見疾病照護諮詢中心等共同努力下,順利控制病情,並於2021年為他完成換肝手術,讓他終於可以恢復正常飲食生活。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黃尚志表示,威爾森氏症是重要的遺傳性肝臟代謝疾病,可能在病患不自覺中進展成為肝硬化甚至肝臟衰竭,長期也會影響腦部、造成神經與精神症狀。
黃尚志說,蔡小弟一開始以下肢關節疼痛表現,卻已經合併早期肝硬化,高醫團隊靠著兒童胃腸肝膽科迅速且正確的診斷,早期開始藥物治療以及飲食控制,讓病情改善穩定;並在跨領域全人照護的理念下,由罕見疾病照護諮詢中心主動介入持續關懷,每月進行訪視與協助取得相關資源的申請,以減輕罕病家庭負擔。
高醫附醫小兒部兒童胃腸肝膽科、小兒一般科主任施相宏表示,現年14歲的蔡小弟,在10歲那年開始感覺下肢雙側膝蓋、腳踝會輪流疼痛,特別是久站或是走路運動之後;因其家族有B、C型肝炎病史,男童到診所接受肝臟超音波檢查,竟然發現已經有肝硬化現象。
去年順利完成肝臟移植手術的蔡小弟,如今定期追蹤,術後逐漸恢復良好。圖/高醫附醫
2020年5月,高醫「罕見疾病照護諮詢中心」成立後,即提供家庭需求到宅訪問及每月電訪,協助家屬取得相關罕病衛教資訊及醫療、社會資源協助。幸運的是,2021年2月,接獲有大愛捐肝的機會,蔡小弟順利完成肝臟移植手術。如今定期追蹤,術後逐漸恢復良好,24小時尿銅量,已完全下降至正常值。
施相宏指出,「威爾森氏症」是少數可以終身服藥及飲食控制的罕見疾病,早期發現並早期治療,就能夠避免肝臟以及腦神經方面的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