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舒眉
「罪」這個字,任誰看了都不易產生正向聯想;從小我便對祖母擁有這樣的名字,感到十分疑惑。
年輕寡居的祖母,獨力撫養五個子女。我大約兩歲時住進「祖母房」,祖母可說是我初識世間萬物的重要啟蒙人。黎明即起,俐落地將髮挽成髻,開啟忙碌的一天;她到田裡種菜、鋤草,我則在野地爬樹、捉青蛙。
在我就讀小學之前,什麼字也不認得,但我一點都不擔心,熱切期盼著老師能教我讀書識字,因為祖母早已為我注入滿滿讀書能量。
祖母家貧,沒機會讀書,為此吃足了苦頭,她的怪名就是這麼來的。當年曾祖以「多子多孫多福氣」之義為她取名「多」,台語音近「罪」,因不識字,戶口謄錄人員寫成「罪」字而不察。此外家中諸多田產,也被有心人惡意侵占,求告無門。
「文盲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祖母雖平心靜氣講述著自己的親身遭遇,但小小年紀的我總聽得義憤填膺。「能讀書真好!」是她常掛嘴邊的一句話;「學問寶貴」、「知識是力量」,都是我從小就懂的道理。
野ㄚ頭一路成績亮眼挺進大學,最終又以「傳道、授業、解惑」之職作育英才,祖母的「讀書好」一直是支持我不斷向前的動力。祖母內心深處的「求知若渴」感染了我,在我蒙昧無知的童年點亮了我,為我照亮前路。先成為優秀的人,才有能力保護自己、造福群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