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古蹟 文史調查是修復關鍵

 |2022.04.13
660觀看次
字級
圖為毀損嚴重的原台南刑務所木造宿舍建築群,但經調查,原貌修回不難。圖/吳淑玲
圖為原台南州立農事試驗場的場長宿舍,活化為藝廊。圖/吳淑玲

【本報台南訊】台南市定古蹟「原台南刑務所木造建築群」被視為市區「最廢墟」的古蹟,破損二十多年,終於獲一點三億元修復經費,預計二○二五年完工;等待修復過程曠日廢時,其中一棟還發生火災全毀,台南市不少古蹟建築群劣化嚴重,曾被質疑為什麼要搶救廢墟?台南市長市長黃偉哲說,歷史文物建築是無價的,現在是和時間賽跑搶救。

多年來投身搶救古蹟的嘉南藥理大學助理教授陳信安說,古蹟建築常因經費等因素,來不及在嚴重毀損之前整修,最重要的一件事是要先進行詳細的調查、研究資料,就能「忠於原貌」修回。

5棟木造建築

反映分權發展

台南刑務所木造建築群共有五棟古蹟,包含俗稱典獄長宿舍的「所長宿舍」、獨棟雙併型制完整的「刑務所官舍」、武道練習場地「刑務所要道館」、作為公共澡堂使用的「浴場」,以及為單身職員配置的四合院型態「刑務所合宿」,其中浴場在市區很少見,根據考據,當時還分成男湯和女湯;此建築群不只反映過去司法與獄政分權發展的歷史見證,也呈現日治時期的公務生活型態。

建築師張玉璜說,五棟古蹟建築形式都不同,屋頂有日本黑瓦及現代瓦,因歷經多次改建,修復會盡量重現,或考量結構安全保持原狀,珍貴的建材像日本燒製的早期磁磚,都會保留;浴場雖已被埋,但會在修復後重現。

很多民眾看到古蹟殘破不堪景象,質疑要如何修復?還修得回來嗎?張玉璜表示,建築群完成文史調查,多為木造泥構,修復不困難,二○○五年全被燒毀的原刑務所合宿,幸好有保留早期建築繪圖,復原仍有跡可循;陳信安也說,只要有詳細的研究調查,以及原始設計圖,忠實修復不困難,最怕是只有老照片,常會修得失真。

引入傳統表演

體驗台南生活

陳信安表示,原台南刑務所還有一棟中央台(俗稱八卦樓)興建於一九○四年,當時依照歐美新式設計,稱為「賓夕凡尼亞式」,是台灣最古老監獄,保留木造、磚造、鐵欄杆及不同型式的牢房,百年前噍吧哖抗日義士余清芳等人就是關在這種牢房,深具文化保存價值;三十多年前拆遷到歸仁也等不到修復,如今已損壞太嚴重,加上地點偏僻,可考慮部分移回到原址,以復原重建賦予新的生命力,讓園區更完整。

文化局長葉澤山表示說,原台南刑務所木造建築群四周飯店林立,觀光客非常多,常有遊客好奇用圍籬圍起來的古蹟長什麼樣子?未來修復再利用,朝向讓觀光客於此感受「台南人生活」內涵,將導入茶文化、布袋戲、歌仔戲、南北管等傳統表演,營造一處體驗台南人生活的場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