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台塑集團將整合內部資源,斥資數十億元,以平均每年五百到一千公頃,推動造林計畫。
地球暖化造成氣候異變,許多國家積極推動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計畫,減碳不僅能幫助減緩地球暖化,也能節省能源,為了增加大量排碳的國家的減碳意願,國際甚至研議成立「二氧化碳排放交易所」,藉購買與販賣二氧化碳排放配額的方式,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但台灣尚未成立本土的「二氧化碳排放所」,甚至為了經濟發展,研擬放寬煉鋼廠、石化工業的規模,這對台灣在國際的環保形象,無疑是負面的。
如今有企業集團推動造林計畫,固然是公益行為,為減碳盡一份企業的社會責任,但不可諱言,也是為了放眼未來,在減碳觀念普及後,爭取更大的二氧化碳排放配額,甚至是販售排放配額,既然企業著先鞭,看到減碳環保的商機,政府更必須基於永續經營與環保立場,盡速擬定環保政策,以商機鼓勵企業投入減碳行列。
王立藻(高雄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