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洛夫斯基:我們需要更多新東西

 |2008.03.13
600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隨著帕華洛帝等大師凋零,愈來愈多經典,只能留存回憶。古典樂黃金年代是否不再?三十五歲倫敦愛樂交響樂團首席指揮尤洛夫斯基不這麼想。「世界已經改變,我們需要更多新東西!」

尤洛夫斯基出身俄國音樂世家,自小同時接受俄系與德奧音樂傳統訓練,十八歲隨指揮家父親舉家遷到德國,二十三歲時因指揮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的歌劇大放異彩,從此展開樂壇坦途,於去年八月接下有七十五年歷史的倫敦愛樂首席指揮重任。

近年,倫敦愛樂更吸收來自各國的人才,讓該團融合多國文化的特質更明顯,這也與尤洛夫斯基兼具俄國、德奧傳統的特色相呼應。「這十五年來,時代劇烈變遷,用道家的說法,我們不能像石頭般固定,而要如水般流動,新型態的指揮家和樂團都須更具彈性。」

尤洛夫斯基指出,基於樂團越趨自治等因素,「由指揮大師統御舞台的傳統,已經結束」,過去如福特萬格勒指揮的華格納等經典雖然傑出,這回倫敦愛樂的亞洲巡迴曲目,就試圖反映「過去的當代音樂,就是現在的古典」。

雖然專注經營古典音樂,尤洛夫斯基私下也聆聽各類型音樂,「好的音樂不限類型,像善於自由跨界的冰島歌手碧玉,就是非常優秀的音樂家」,酷派爵士經典邁爾斯‧戴維斯,他也很欣賞。「但這類音樂究竟非我專長,我不會考慮舉辦這類音樂會,只會當聽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