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指揮年35 電影配樂多元策略 引領年輕人進入古典音樂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演奏電影配樂,是我們帶領年輕人進入古典音樂世界的方法之一。」倫敦愛樂交響樂團樂團總監提摩西
‧沃克如此說。
演奏電影「魔戒」配樂的倫敦愛樂交響樂團,十一日在南韓首爾登場,以普羅高菲夫、英國作曲家華爾頓及透納吉的作品征服全場樂迷,整場音樂會當代音樂脈絡清晰,引得不少人起立喝采。
倫敦愛樂將於十八、十九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舉行音樂會,曲目包括布拉姆斯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柴可夫斯基「悲愴」交響曲、拉威爾的G大調鋼琴協奏曲、普羅高菲夫的第五號交響曲,以及透納吉的作品。
「柏林愛樂固然好,但都是用老方法演奏同樣的音樂,我們若要在眾多樂團中致勝,得在不同的層次開發獨特曲目。」樂團首席戈里斯多夫指出,成軍七十五年、成員平均四十歲的倫敦愛樂近年力求蛻變,去年就任的首席指揮尤洛夫斯基才三十五歲,率領全團朝年輕化前進。
由畢勤爵士創建於一九三二年的倫敦愛樂,一九三九年轉型為自負盈虧的自治型樂團,在倫敦與倫敦交響、BBC等八個樂團競爭得非常激烈,平時除了音樂會演出,也廣泛為電影及電玩配樂錄音,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魔戒」三部曲。
「演奏電影配樂,是我們帶領年輕人進入古典音樂世界的方法之一。」樂團總監提摩西‧沃克指出,「魔戒」的音樂結構很像華格納,序曲、樂章發展俱全,不同人物也都各有主題音樂代表,讓年輕人一聽就懂又喜歡,也讓年輕人藉由樂團演奏發現「古典音樂是活的,不是只是歷史錄音」。
沃克表示,倫敦愛樂在一九四○年代,便開始演奏電影配樂,因為當時的首席小號手Malcolm Arnold身兼作曲家,為不少英國電影配樂,樂團因此演奏他的作品。一九六○
年後,樂團因為弦樂出色,演奏浪漫曲目特強,因此常被相中擔任電影配樂錄音,例如「齊瓦哥醫生」、「阿拉伯的勞倫斯」等。
沃克說,好萊塢也常請他們擔綱電影配樂,近來雖因有些樂團開價低廉,搶走不少市場,但「市場還是要靠品質」,像「魔戒」就以倫敦愛樂為首選。
為迎向現代市場,樂團近年開始發行音樂會錄音,在網路也發行數位版,更積極打造樂團年輕形象,不但把樂團英文名中「i」的上方小點改為一顆粉紅色小星星,還拿樂譜當道具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