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久坐、養成運動習慣 預防心血管疾病

 |2022.04.06
817觀看次
字級
以三高患者來說,過多的血糖會造成血液黏稠,過多血脂易造成膽固醇堆積管壁,形成發炎和斑塊,進一步造成心肌冠狀動脈的問題。圖/健康醫療網

【本報台北訊】春天天氣忽冷忽熱,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知名預防醫學健康管理陳志銜醫師呼籲,以下四大風險族群:三高患者、抽菸、體重過重,或是容易便秘的人,更需特別留意血管阻塞的問題,遠離心肌梗塞的危機。

三高、抽菸、肥胖風險高 長期便祕者心臟負擔大

以三高患者來說,過多的血糖會造成血液黏稠,過多血脂易造成膽固醇堆積管壁,形成發炎和斑塊,進一步造成心肌冠狀動脈的問題。另外像抽菸、肥胖也都會讓身體慢性發炎,導致血管管壁堆積膽固醇的機會增加,造成心血管狹窄。長時間便祕,因為會讓腹肌用力收縮及放鬆,間接使該區域血管不斷收縮及放鬆,導致冠狀動脈血液分布下降,對心臟的負擔上升。以上這些危險因子,就像埋了顆未爆彈在身體裡,隨時都有可能爆炸,造成心肌梗塞發生。

未滿60歲心肌梗塞逐年上升 生活習慣為主因

而大部分民眾都認為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專利,其實近年來心肌梗塞有年輕化的趨勢,據統計台灣59歲以下的心肌梗塞比例就佔了30%,且逐年上升中。陳志銜醫師說明:「心肌梗塞年輕化主要與生活習慣有關,像是飲食上的精緻化、抽菸、久坐少運動、工作壓力大、日夜顛倒、熬夜等等,這些都可能是心肌梗塞發生的風險因子。」而且心肌梗塞在病發前,因為沒有明顯的症狀,往往會導致無法挽回的憾事,提醒青壯年族群也不能忽略心血管的健康!

預防心血管疾病三招 定期健檢保健康

想預防心血管疾病,陳志銜醫師建議可從以下三點著手:

一、避免久坐:建議每30分鐘左右起身活動一下,讓肌肉活動。多多活動可讓血流更通暢,避免血液的凝集以及膽固醇的堆積。

二、平時應常量測血壓注意變化,尤其是三高、肥胖患者或有糖尿病家族史者,應追蹤血糖狀況。

三、養成運動習慣,每周應累積150分鐘的中度運動加上阻力運動,例如慢跑、單車、游泳、重訓。若沒時間,也可以每天花十分鐘左右做高強度間歇運動。好的運動習慣,可以增進代謝,消耗多餘能量,增進睡眠品質,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除了上述幾點,如果是屬於高風險族群,也建議要定期追蹤檢查。陳志銜醫師分享,之前遇過一位50歲男性,雖然看起來不胖,但平時有抽煙的習慣,而且因為裝了兩條血管支架,老婆特別擔心他的身體狀況,後來檢查才知道原來老公的血糖和血脂肪早就超標,幸好及早治療後就有明顯的改善。除了定期檢查外,也可以搭配心血管保養療程,主透過特定抗氧化針劑減少自由基累積、避免體內慢性發炎、保護肝臟、去除重金屬、調控凝血因子以減少血管硬化等等,對於心血管保健與預防心肌梗塞都有正向幫助,從源頭促進與維護心血管健康。

報導來源:健康醫療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