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爆發不恐慌 專家:只需注意兩件事 |2022.04.06 語音朗讀 291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專家預估連假後各地疫情可能爆發,圖為台南火車站之前因為有確診者足跡而加強清消。圖/台南市政府提供 【本報台北訊】國內新冠確診病例數不斷創今年以來的新高,專家預估清明連假人潮南來北往,疫情只會增不減,今天連6天破百例確診,281例本土個案及78例境外移入,有27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成大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臨床免疫學專家謝奇璋表示,我國新增病例數超過去年高峰,是很有可能的,但大家不必恐慌,未來只需注意兩件事:第一是醫療量能的問題、第二是特殊人群免疫狀態。圖/衛生福利部根據疾管署統計,去年5月疫情最高峰時,單日確診本土病例超過500例。在病毒流行完全消退以前,民眾也不必恐慌與病毒共存,因為現在的情形和一年前完全不同,與香港與大陸也不一樣,「台灣能做的準備都到位了」。謝奇璋表示,國內目前約有5成的民眾已打了3劑疫苗,而且大部分其中包括1劑以上效力較強大的mRNA核酸疫苗,比起中國大陸和香港許多人施打的科興疫苗,保護效果較佳。即使不幸染疫,重症與死亡率在多數人都可以下降到幾乎與流感差不多,甚至比流感更低,所以「民眾不必再把COVID -19當成是當年的SARS,或去年還沒有疫苗時的新冠病毒」,因為已經有了針對這種病毒的免疫力和抗病毒藥物,不需要過度恐慌。未打疫苗民眾盡早施打 避免影響整個國家謝奇璋表示,目前的當務之急還是繼續增加疫苗的覆蓋率,幫助對疫苗有誤解排斥的民眾早日接種疫苗。兩成未打疫苗的民眾一旦感染,不僅自己危險,也會影響到整個國家,「雖然很困難,但政府仍要想盡辦法讓這群人打疫苗」。疫情不必恐慌只需注意兩件事 醫療量能、特殊人群免疫狀態他表示,未來還需要注意兩件事,第一是醫療量能的問題,雖然打過疫苗的人重症死亡比率低,但如果感染的人數快速增加,重症人數也有超過醫療負荷的可能,就會造成醫療失控的危險而造成過度的傷亡。圖/新華社第二是特殊人群免疫狀態的問題,例如老年人或免疫能力較差的族群注射疫苗後的免疫記憶是否足夠應付未來幾個月的可能流行,何時應該再注射追加劑,須依疫情和免疫追蹤研究隨時調整。另外,12歲以下兒童未打疫苗,如果流行擴大可能會成為病毒的溫床,在許多國家(如日本)甚至成為新增病患的主要部分。兒童的重症比率雖然較成人低,但兒童感染後會導致成人病患沒有的「小兒多系統發炎症候群(縮寫為MIS-C)」而形成重症,這部分也值得關注。而針對有專家認為這一波的疫情與有些人只打2劑疫苗,目前保護效力變差,才會造成多人感染,謝奇璋認為,台灣第1劑與第2劑之間,兩劑間隔的時間較國外長,雖然花較久的時間才完成2劑施打,但注射後可能反而會更有效的刺激人體T、B細胞形成免疫記憶,即使抗體下降,對預防重症應該會有較好的效果。倒是目前中國大陸的大流行,上海甚至啟動封城,謝奇璋表示,香港大約有1/3的人是打科興滅活病毒疫苗,但目前資料顯示前波流行時打科興疫苗的人重症機率比起打BNT疫苗要高很多,上海的居民(包括台商)絕大多數接受滅活疫苗的施打,疫情一旦擴散,對醫療和社會的衝擊很令人擔心。他表示,台商回國後應該依台灣的疫苗規定從頭施打。已經完成3劑施打的民眾,到下半年北半球冬季前,如果還有疫情,到時再考慮打第4劑即可。 前一篇文章 美最新對台軍售 提供愛國者專業技術支援 下一篇文章 避免久坐、養成運動習慣 預防心血管疾病 熱門新聞 01秋節送暖 佛光人進光復祝福2025.10.0902三好校園化身賑災物資中心 菲師生協助包裝2025.10.0903響應零飢餓 日光寺廣贈公益米2025.10.1004佛光山大明寺、宏法社 獲頒苗栗縣績優宗教團體2025.10.1005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佛教與青年—佛教青年 成功立業之道 2-12025.10.0906車速表 準確性如何?2025.10.0907時速表為何要有誤差?2025.10.0908VEGRUN正念路跑 法寶寺攜手竹市府2025.10.0909貓咪神奇U型躺 像玩切割魔術2025.10.0910警攔違規自駕車 沒駕駛無法開單2025.10.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國家檔案館以史為鏡 照見現在與未來美參院強烈鼓勵 邀台環太軍演藍黨魁選舉北部政見會 鄭:2026翻轉南台灣 郝:南部拿下一都新新併後 T17、18可解約? 法務局:新壽繼受地上權 須北市同意賴總統:加速打造台灣之盾 總統國慶談話 聚焦6大關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