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卑南 普悠瑪原鄉部落 土地公託夢傳奇

文/人間社記者張武吉 |2022.04.04
4027觀看次
字級
捨身護郵的溫勇男銅像。圖/人間社記者張武吉
小黃山又名「台東赤壁」。圖/人間社記者張武吉
極富傳奇色彩的知本福靈宮。圖/人間社記者張武吉
知本福靈宮主祀的福德正神。圖/人間社記者張武吉
巴蘭遺址出土的圓形石板,用途至今不明。圖/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提供
利吉大橋橫跨卑南溪,橋梁長735公尺。圖/人間社記者張武吉
知本溫泉區(內溫泉區)鳥瞰圖。圖/人間社記者張武吉
台9線「綠色隧道」猶如進入卑南鄉的大門。圖/人間社記者張武吉

文/人間社記者張武吉

台東縣卑南鄉地處花東縱谷平原南端,鄉內的知本溫泉,因泉質含有碳酸氫鈉,對皮膚有滋潤功能,因而贏得「美人湯」的美譽;位於溫泉村的福靈宮,從建廟起就有多次土地公託夢的靈驗故事,頗富傳奇色彩。

卑南鄉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及人文景觀,台9線「綠色隧道」猶如進入卑南鄉的大門,這條公路原為日治時期的戰備道路,當時基於國防掩蔽需要而栽植的行道樹,如今已經濃密成蔭,成為知名的綠化指標。

因應升格 卑南不在卑南

卑南鄉的地名由來,源自「卑南八社」中的卑南社(Puyuma),也就是現今的普悠瑪部落。荷蘭人於1624年據台後,聽聞「卑南覓」出產黃金,曾於1638年與卑南社普悠瑪部落結盟尋找金礦。

卑南鄉原有23村,原為全台幅員最廣、村落最多的平地鄉。1974年因應台東鎮升格為縣轄市,而將卑南鄉精華區的卑南、知本等10村劃歸台東市,卑南鄉治則遷移到太平村,形成卑南村不在卑南鄉的罕見現象。

知本溫泉 東台灣美人湯

知本舊部落的原住民,早年會在溪畔挖坑鑿洞,於狩獵下山或農閒期浸泡溫泉,療癒身心,因此溫泉被視為「神水」。日治時代在知本興建「陸軍溫泉轉地養療所」供日軍使用,另興建公共浴池供民眾免費泡湯。

日本政府於1936年興建「警察療養所」供警察養病,即今知本警光山莊的前身。知本溫泉的水質屬於弱鹼性碳酸氫鈉泉,清澈無色、無臭,富含礦物質,具有美白、保溼、促進血液循環等效果,享有「美人湯」的美譽。

託夢華僑 神靈威佈四海

位於卑南鄉溫泉村的福靈宮,原本是當地農民在知本溪床立石奉祀的土地公,1972年3月新加坡華僑陳秀潤等6人到知本旅遊,路過該處,跪求土地公保佑平安,回到僑居地後,6人竟同時夢見土地公囑咐建廟,於是6人籌資來台在原址建廟,擇名「福靈宮」。

1981年2月,福靈宮住持劉主任連續5晚受土地公託夢,囑咐遷建廟宇以避災難,並限期完成。當地信徒籌款新建廟宇於現址,翌年9月遷入安座,再過一星期,颱風來襲,原本位於河床的舊廟,完全被洪流沖失,更添靈驗。

捨身護郵 立碑永久紀念

1973年娜拉颱風侵台,暴洪沖斷知本橋。颱風過後,太麻里郵局郵務士溫勇男背著裝滿信件的郵包,涉險橫渡知本溪,不幸被激流吞噬。殉職前,他奮勇將郵袋拋到對岸給等候的同仁,讓偏鄉居民能收到遠方親友的信息。

溫勇男殉職後,地方在溪畔建立紀念碑及銅像作為紀念。2000年溫勇男獲祀台東縣「忠烈祠」,成為中華郵政史上首位獲此哀榮者。2009年八八風災後,台東縣政府新建一座橫跨知本溪的斜張橋,以溫勇男之名命名「勇男橋」。

利吉大橋 不再是奈何橋

利吉村是台東平原進入縱谷的門戶,但受到卑南溪阻隔,日治時期及光復初期曾設置流籠作為交通工具。1959年有民營糖廠以竹籠裝大石做橋墩,再鋪設鐵板為便橋,由於設備簡陋,險象環生,因此被喻為「奈何橋」。

1994年橫跨卑南溪的「利吉大橋」竣工,昔日的「奈何橋」走入歷史;當地遺留有3座流籠台,為台東的交通史作見證。

台東赤壁 地質嶙峋奇景

緊臨卑南溪的「利吉惡地」,因地表的泥沙岩容易風化,經過雨水沖刷後,土壤流失嚴重,形成光禿的表面,並刻蝕出無數的小土溝,如同月球表面一般,這種奇異又荒涼的地貌,又被稱為「利吉月世界」。

位於利吉大橋附近的「小黃山」,與「利吉惡地」遙遙相望,屬於造山運動形成的斷崖地形,斷崖奇岩聳立,黃土赤裸,山峰崢嶸,猶如黃山再現,亦名「台東赤壁」。

巴蘭遺址 無圍牆博物館

巴蘭遺址位於卑南鄉新斑鳩的淺山地區,因此又稱為「新斑鳩遺址」,屬於花東縱谷的巨石文化,距今約1400年至600年。1996年卑南族籍主教曾建次在台東夜市發現有古文物遭販賣,進而發現遺址所在。

台東縣政府於2003年委託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進行考古挖掘,發現房屋結構、墓葬及遺物等,目前現地還遺留有石板屋、立石、正方形石棺等遺跡。根據卑南族人傳說,巴蘭遺址是重要的水源地,一般人禁止隨意進出,因此得以保存良好,是一座「沒有圍牆的博物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