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有很多的介入措施,其中包括針刺、灸療、按摩、推拿、刮痧、拔罐及耳豆貼護等照護方法,它是中國醫學中古老但有效非傷害的非侵入性療法。本欄將陸續介紹藥浴療法,以享讀者。
藥浴療法,是中草藥經過煎煮後,將身體透過全身浴或是手足浴、坐浴等方法(水溫以攝氏四十至四十五度西為佳,飯前飯後三十分鐘內不宜沐浴),來預防或治療疾病的產生。可以避免口服藥物後,經過肝腎的代謝而產生對身體的副作用。
藥浴透過皮膚及穴位的吸收,進入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進而調整各臟器(肝、心、脾、肺、腎)的功能,及促進人體的免疫系統增加,達到自我保健的目的。
首先介紹幾種疾病的藥浴藥材及製作方法:
一、感冒症狀緩解方(頭痛、鼻塞、發熱等)
(一)配方:有六種,即浮萍五錢、生薑五錢、防風二兩、獨活三兩、薄荷三兩、紫蘇三兩。
(二)用法:將上列用藥搗碎後加清水二千西西,煮沸七分後,將液體倒入腳盆,患者將兩足浸在腳盆內(以不燙傷為原則),待身體微出汗時立即將腳足擦乾,避免吹風。一天可以多次浸泡(每次浸泡時,水溫以四十至四十五度西為佳,每次十分鐘,但須以不燙傷為準)。
二、失眠症狀緩解方
(一)配方:刺五加一兩、醋一百西西、杜仲二兩、山藥一兩、何首烏一兩。
(二)用法:與感冒症狀緩解方同,只是配方必須煮沸十分。
(作者為台北護理學院副教授 劉本富,諮詢網站:oriwealth@yahoo.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