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榮陽明交大肝癌研究團隊合影,左三為何信瑩教授、右三為黃怡翔主任、右二為李懿宬醫師。圖/北榮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我國榮陽交團隊,統整台北榮總過去十年肝癌手術病例,結合臨床與電腦斷層影像資訊,以演化學習創新研發肝癌手術後復發預測模型,有效提升預測準確度,研究成果已發表於2021年11月國際知名期刊《Liver Cancer》。
北榮胃腸肝膽科醫師李懿宬指出,肝癌為台灣十大死因第二位,即使接受手術治療,仍有約70%的病人會在五年內復發。過去研究僅使用臨床資料,建立手術後復發預測模型,準確度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由於人工智慧AI時代來臨,陽明交大團隊將電腦斷層放射組學(Radiomics)加入分析,建立AI預測模型,大幅提升肝癌手術後復發的預測準確度。對於高復發風險病人,醫師能加強術後追蹤,及早偵測腫瘤復發與治療。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台北榮總胃腸肝膽科主任黃怡翔所領導的肝癌研究團隊,與陽明交大生物資訊及系統生物研究所教授何信瑩的智慧型計算實驗室共同合作。何信瑩與北榮合作建立的「生醫演化學習平台:肝癌診療決策支援系統」,曾榮獲2021國家新創獎「學研新創獎」。
本次研究顯示,演化學習產生之預測模型,準確度優於其他常見機器學習模型,也優於傳統醫學統計分析模型。未來將朝向加入病理和基因表現等資訊,有望再持續提升預測準確度。
李懿宬表示,醫療已進入AI輔助時代,可應用於影像診斷、預後風險分析、決策輔助、醫療資訊管理等面向。台灣具有AI資訊科技的優勢、普及與高水準的醫療環境,有實力在全世界引領人工智慧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