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小失大集》 急功近利 禍貽百代

一拙 |2008.03.11
583觀看次
字級

急功近利,現在人稱為短線炒作,這是為一己之私利而無視於無窮之弊的手段,是禍貽百代的罪行!然而,眾生愚痴,知之者幾?

根據太史公《孟子列傳》的寫法,當孟子道既通之後首先游事的是齊宣王;但是,孟子自己編著的《孟子》,首篇卻是〈梁惠王第一〉。學者認為這是孟老夫子首要揭櫫『仁義』以救世的苦心,所以劈頭就特書:「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其實,正如宋朝蘇轍在《孟子解》裡說的:「先王之所以為其國,未有非利也,孟子則有為言之耳。」

你要游事人家,人家當然要知道對他有什麼好處啦;你只得說出一套可行的好處來,否則拉倒,不是嗎?孟子偏要拽上仁義道德等等有的沒有的上去,豈不慝不曉事了嘛!蘇轍說:「話不是這樣說!要知道,聖人雖然不為利,而但躬行仁義,可是利自在其中;小人以為不求就不利,於是求而民爭,民爭則反以失利。這便是孫卿子所說的:『君子兩得之者也,小人兩失之者也(即君子不求利,但行仁義,而仁義與利益兩兼得之;小人只知求利,乃既沒了利益、也失了仁義)。』」

有沒有這樣的事例呢?有!《左傳》記載魯僖公三十年九月甲午,晉文公和秦穆公兩大霸主聯手圍攻鄭國,這真是危如纍卵了!鄭大夫佚之狐向鄭‧文公建議,說:「國家已經到了危急存亡的關頭了,你再不壓低身段,請燭之武出山,那就糟透了!」

果然,燭之武挾怨不肯,說:「臣年輕時都無所用,現在老邁若是,還有什麼用呢!」其實,倉猝之間,他也想不出什麼解圍的妙計來,怎麼去呢?卻聽得鄭‧文公自責地說:「我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當然是寡人的不是;然鄭國若因之而亡,對你可也不利吧?」

一個「利」字,醍醐灌頂似地警醒了燭之武,此後他見秦穆公,便處處從利上著眼、游說,果真讓秦國退兵而救了鄭國之危。

但是,清‧魏禧讀到這裡,卻急得跳腳,說:「鄭伯一個『利』字,真正害死人啦!儘管鄭國解圍,但是此後擾攘三、四百年的春秋、戰國之世,百姓不得安寧,就是種因於這一個『利』字!唉……」

再看,《新唐書》卷一三九〈李泌傳〉,寫李泌為肅宗劃策以定「安史之亂」時,說:「王者之師當務萬全、圖久安,使無後害,所以不能貪圖快捷而存速戰速決的心態。以臣料敵,這一班賊寇所擄掠的金帛、子女全都送回范陽,這已經先存了茍得的心理,設退步之計,哪是成大事的料子?依臣看,不出二年,必可平亂!陛下只須詔李光弼守太原、出井陘,郭子儀取馮翊、入河東,這麼一著,那史思明、張忠志不敢離范陽、常山,安守忠、田乾真不敢離長安了,這是以三地禁其四將的策略呀。

再者,跟隨安祿山的,只有一個阿史那承慶而已;陛下應該使子儀毋取華中,讓賊人可以通過關中以為逃竄的途徑,這叫緩追逸賊;我們就可以北守范陽、西救長安,而讓他們奔命數千里,再怎樣的精卒勁騎,不必一年而敝。然後徵兵從扶風與太原朔方互擊之,以建寧王為范陽節度大使,自塞北與李光弼相掎角直搗范陽賊巢。這是一戎衣安天下的上策!」

但是,當時的局勢是:上皇(唐‧玄宗)雖然逃亡四川,但還是有一定的民心向度;而永王璘(玄宗的另一兒子)正好藉口平賊以東渡瑯琊,和他一爭天下的表態了。

肅宗處此境遇,再不趕快收復西京,就沒有什麼大功勳可以聳動天下,那麼即位靈武的企圖可能就成泡沫化了。所以,他看準了借來的朔方、回紇等外國勢力群集的時機,完全無視於「當務萬全、圖久安,使無後害」的箴言,悍然下令郭子儀、李光弼收復兩京!

於是,李泌之策破,賊寇固然不能悉弭,甚而遭致朔方、回紇的覬覦、吐番的入侵,代宗、德宗、僖宗三朝竟然四度棄京潛逃,最後以亡國收場,豈不是「急功近利,禍貽百代」的明訓嗎?

難怪清朝的王船山《讀通鑑論》到此扼腕而嘆,說:「使其(指前述的策畫)計行,則終唐之世,河北跋扈之禍永消酘酘鄴侯(即李泌)去國,兵無謀主,郭、李之威盡於一戰。思明再叛,河北終不歸唐,非但烏承恩之謀淺、李光弼之計拙也!故肅宗之失,在不聽鄴侯之策酘酘失此不圖,遽欲挽狂瀾以歸壑,庸可得哉?」

唉,這是歷史的共業嗎?不,這是執政者一己之私造就的禍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