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鳳山龍山寺的泥塑雕工以精緻著稱,擁有豐富及完整的傳統寺廟建築之美。圖/林孟慧
文/林孟慧
高雄市鳳山區有著高雄唯一一座國定古蹟的寺廟──鳳山龍山寺,為台灣重要古蹟之一。該寺建於清朝年間,主祀觀世音菩薩,分靈自大陸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的龍山寺,是早期清治時期當地泉州三邑移民的信仰中心。
在全台名為「龍山寺」的寺廟有七座:淡水龍山寺、艋舺龍山寺、林口龍山寺、大溪龍山寺、鹿港龍山寺、台南龍山寺及鳳山龍山寺,其中鳳山龍山寺為全台位置最南邊的龍山寺,也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香火鼎盛,信眾絡繹不絕。
據傳昔日有一位福建先人來台時,隨身配戴福建龍山寺觀世音菩薩香火,經過現址的古井中取水飲用,並將隨身香火掛在一旁的番石榴樹上,事後卻忘記取回帶走,掛在樹上的香火每晚發光,當地居民認為是觀世音菩薩顯靈,於是將香火及番石榴樹雕刻成觀世音佛像,蓋廟虔誠祭祀。
一九八五年,鳳山龍山寺經內政部公告為台閩地區二級古蹟。二○○一年列為國定古蹟,拜殿祭祀彌勒佛、藥師佛及四大金剛;正殿主祀觀世音菩薩,同祀大勢至菩薩、天上聖母及武財神,並配祀善才龍女及虎爺;左右二側祭祀韋馱菩薩、註生娘娘、月老星君、伽藍菩薩、境主公、文昌帝君及十八羅漢。
左側偏殿為三寶佛殿,供奉釋迦牟尼佛、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及三寶佛;右側偏殿為地藏王殿,供奉地藏王菩薩、太陽星君、值年太歲星君及福德正神。
距今二、三百年前的鳳山龍山寺,經過幾次整修,寺廟仍呈現原先之樣貌,寺廟的泥塑雕工以精緻著稱,擁有豐富及完整的傳統寺廟建築之美。
寺廟門口二側有兩扇圓型的木作透雕窗,雕刻中可見三對螭虎(龍子之一)對稱環繞,線條優美;窗框內有四隻蝙蝠,隱喻「賜福」,下方則有四瓣紅花及荷花座雕刻裝飾。圓形窗框的四個角落有白菊綠葉捲紋型,方形窗框外的左右及上面,則各有三道牡丹花鳥彩繪,十分精細古典。
寺廟的屋頂剪黏、泥塑、山牆面設計、台基、柱礎、石雕、木構棟架、雕窗及門牆彩繪,都十分具有文化藝術價值;神像、神龕、祭具及難得一見的梁籤,都保有鳳山龍山寺的歷史意義。尤其從清代保留至今的七塊匾額及三塊重修紀念石碑,也見證鳳山龍山寺的歷史變遷,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