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問:謝先生從政歷程與總統陳水扁相近,為了勝選,獨派大老公開宣稱,謝長廷說什麼都可以,忍耐六十天就好了;四年前和八年前,陳總統也在獨派默許下,宣稱走「新中間路線」、開放兩岸直航,因深綠壓力,都未實現。你如何與扁切割?
謝答:我和陳總統有一樣、也有不一樣。一樣的是都捍衛台灣主體性,馬英九也許批評陳總統很多,但陳總統這幾年在堅持主體性上有貢獻。陳總統的經濟政策主張擴大投資,這部份和馬英九比較接近。「陳總統下台後,陳水扁的時代就結束」,過去有挺扁、反扁惡鬥,如果馬英九當總統,將是冤冤相報,因此「我一定要當選總統」。
謝問:你說中國沒有公開反對「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但一九九九年八月四日,中央台辦與國台辦公開聲明反對一中各表」你說中國從未反對,中國高級幹部與高級單位接受一中各表原則,何時講過?在什麼地方?
馬答:一九九二年我擔任行政院陸委會副主任委員時,當時香港談判確實遭遇困難,但回來後經雙方函電往返,對方也承認了,接受一中原則,但內涵可各自口頭表述,後來媒體稱為「一中各表原則」,這些文獻上都有。
二○○○年總統陳水扁就職後一個月,接見美國亞洲基金會訪問團時表示,願接受九二共識,表示民進黨知道九二共識存在。若謝長廷當選總統,「你說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你有什麼好怕的呢?你有什麼好慚愧的呢?」
馬問:民進黨執政八年來以意識形態推動教育,政策朝令夕改,從九五課綱到九八課綱、九年一貫到十二年國教,讓學生學習充滿不確定性,陳水扁總統說杜正勝是「做得最好的教育部長」,你是否同意?
謝答:教育這幾年政策有需要改進的地方也有可以驕傲的地方,教育「多元化」是對的(避談杜正勝)。我主張推動高職義務教育,推動免試,並留住明星高中。
另外,政黨惡鬥、政治人物說話不算話,也影響到學生,應該自我反省讓孩子在健康的環境中成長。
謝問:兩岸共同市場參考歐盟,那共同市場幾年後要做?
馬答:自由貿易協定是需要慢慢來的。從步驟上來說,兩岸共同市場是最後才會出現,應先從綜合經濟合作協定開始,解決當前最迫切的問題,一步步往前推展;有綜合經濟合作協定後,往後就好推展,尤其有綜合經濟合作協定後,以後再與美國談自由貿易協定就比較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