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城創立石獅 鎮守醒靈寺

 |2008.03.06
1042觀看次
字級

風吹日曬逾130年 埔里鎮長爭取經費「複刻」 保存「鎮寶」

【本報埔里訊】見證一百三十年前南投縣埔里鎮「大埔城」建城歷史的一對骨董石獅,歷經前清、日據到台灣光復的變遷,從鎮守大埔城「分府衙門」,輾轉移往虎頭山日本能高神社,如今靜靜守著愛蘭橋頭醒靈寺山門,卻鮮有埔里人知道石獅的來由。

埔里鎮長馬文君昨天與醒靈寺董事長張伸二勘查這對石獅,發現石獅雖然保存完整,但因長期風吹日曬,已有風化現象及青苔覆身。馬文君說,今年是埔里「文化建醮年」,將爭取文建會經費,延請雕刻家為石獅「複刻」,替換鎮守醒靈寺山門,再將這對石獅當成「鎮寶」妥善保存,立碑詳述沿革,讓後代埔里人都能從石獅見證埔里開發史。

依據中研院士劉枝萬著的「臺灣埔里鄉土志稿」,清光緒五年(西元一八七八年),台灣總兵吳光亮倡建「大埔城」,以官費四千圓,築土城,設東、西、南、北四城門,環植刺竹還掘壕溝為護城河,並遷移原在大肚城(今埔里大城里)的「埔里社廳分府衙門」到大埔城內,馬文君說,這對石獅當年就已在大埔城內鎮守護衛埔里先民。

馬文君說,從一張日據初期日軍「埔里社分遣隊」的舊照片可看出,原埔里社廳分府衙門「北路協鎮府」,改為日軍「埔里出張所」埔里社分遣隊後,這對石獅仍立在分遣隊前,可證明這對石獅本來應立在「北路協鎮府」大門,可說是埔里開城現存最重要且唯一留存的歷史珍貴文物。

這對石獅於西元一九二○年,日本人在虎頭山建「能高神社」後,遷到神社前鎮座,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能高神社被拆毀殆盡,幸好這對石獅和部分神社石燈遷到醒靈寺前,石獅才能完整保留至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