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年級生 失業 10 大因應對策

文/郭岱軒 |2022.03.19
34971觀看次
字級
天有不測風雲,失業隨時都可能降臨。 圖/pixabay

文/郭岱軒

從高中起,我就立志要坐上電視主播台。大學考上政大新聞系,之後就讀政大新聞研究所,都是我真心的志願。

從大二開始,我就積極到各廣播電台、電視台實習及參加營隊,吸取實務經驗,英文指考成績免修大學英語後,我改為選修日文,朝多語並進之路前進,各種學習都以興趣為導向,穩紮穩打充實能力,也深信就業之路會一路順遂。

失業並非世界末日,應盤點自己,找出新方向。圖/pexels

說真的,我考進電視台真的還蠻順利的,也順利坐上主播台圓夢。之後轉換過多家電視台,主跑政治及娛樂線……眼看著媒體生態愈來愈惡化,各家電視台不斷裁員,正好有家機器人公司,想挖角我去擔任品牌公關主管,我便華麗轉身進入高科技業。

然而兩年多後,因機器人公司經營不善,我突然被告知公司即將縮編,不得不面臨人生第一次失業。此後,我加入過藝人經紀公司,成為晚會及活動主持人;也曾在某百萬尊榮俱樂部端過盤子,當新手服務生體驗人生;也成為某台北市議員助理,了解議會政治如何運作……

當失業變成常態,要有強大的心臟因應。圖/pexels

面對4、5、6年級生,搭著台灣經濟蓬勃發展順風車,在職場不斷揮戈前進,7年級的我只能感嘆:「天有不測風雲,人有失業風險。」兩年前第一次失業,我寫了《失業100天》一書,最近我主動離職,再次加入失業行列,又寫了《當失業成即時動態》,以下就是我累積出的10大失業對策心法:

策略1 心臟夠大顆

失業分成自願跟非自願,像我這種公司臨時說不玩了,被資遣的,就是「非自願」。如果公司狠心說分手,還給分手費,算是比較幸運,如果老闆捲款逃跑,連工資都沒給的話 ,心臟就真的要夠大顆。

策略2 失業領給付

非自願離職,別忘了你的權益。首先,向公司要一份「非自願離職書」,有了它,就可以到各地就業中心去申請「失業給付」,除了在規定的網站上找一筆求職紀錄外,之後每個月也都需要有兩筆親自面試,或投遞履歷的紀錄,讓勞保局來作認定,便可以獲得原本投保薪資的6成,算是不無小補。

策略3 記帳是必須

基本開銷很容易變成壓垮失業者的最後一根稻草,像是租屋、手機費、日常餐費……等,開始記帳,對於估計老本什麼時候會被吃空,是很有幫助的。

策略4 玩樂找免費

別看太過悲情的電影以免影響情緒,畢竟電影票也是挺貴的,找到下一份工作之前,省吃儉用也別忘安排玩樂行程。盡量找一些不需要大花費的方式,像是爬爬住家附近的山啦(象山最好選白天去,以免晚上不安全),或去國父紀念館跑跑步,這些不需要花錢又對身體健康有幫助的活動,可以盡量去做。

策略5 勿丟好奇心

人不怕老,就怕失去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尤其是從事媒體相關工作的人,更要隨時對外在人事物保持敏銳的觀察。也要對自己提出疑問,有沒有能力面對挑戰?有沒有良好的適應力?更要努力挖掘自己的潛力與極限!

策略6 快盤整自己

面試要準備「作品集」,方便求職單位多了解應試者的能耐。就像申請入學,也要準備書面資料,趁此時多蒐集自己先前在相關領域的「產品」(表現)──很自豪的、獲得好評的、得獎的作品。

策略7 能忍受孤獨

日本上班族失業了,不敢跟家人講,天天照樣穿著西裝、拿公事包,搭電車到離家不遠的公園椅坐著發呆。被裁員資遣,怕令父母擔心,臉書還是得強顏歡笑,貼出各種「我現在很好」的假象,讓親友安心,那種強烈的孤獨感,心理素質要很強大,才有辦法一個人吞下去。

策略8 藉科技求職

別忘下載1111 、 104和yes123等各種人力銀行的應用程式,找工作就能加快不少,也有機會享受「找到工作送10000元」等,無限量的放送「希望」給孤獨的求職者。但這也會讓人:手機不敢關靜音,深怕錯過面試通知,結果期待換來失望,失望變成絕望,陷入患得患失的漫長等待。

策略9 少去喝喜酒

失業的好處是,朋友結婚放紅色炸彈,從此少了「同事」的類別,但狠心一點的「前同事」,也許會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誤炸。遠房親戚,表兄弟姐妹則難以避免,更慘的是,領錢贊助別人「成家」,吃一頓昂貴飯店桌菜,還不是吃到飽,面對同一桌長輩輪番問到「 做什麼工作」時,食欲更差。

策略10 掌握新方向

不管是幾歲的人,都可能對人生這條路感到徬徨、迷惘,不知道接下來該往哪裡去?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四四南村的餐廳外有個招牌:「做自己喜歡的事,讓自己做的事有價值」,目標明確,有方向感,接下來就交給時間,讓時間去揉捏自己,把人生變成它該有的樣子。

兩度失業的郭岱軒,人生之路愈走愈寬闊。圖/好的文化提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