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梵大學哲學系兼任副教授呂健吉,開書店一圓年輕時夢想。圖/中央社
【本報宜蘭訊】華梵大學哲學系兼任副教授呂健吉年輕時夢想開書店,三年前退休後投入退休金圓夢,在家鄉經營哲學類書店,為宜蘭縣礁溪鄉溫泉區增添人文風景,也與客人分享人生美好回憶。
呂健吉五十八歲時毅然從教育界退休,當時有感於家鄉礁溪缺少一家真正的書店,退休後捨去悠閒生活,投入退休金,在礁溪育才路黃金地段打造心中夢想書店「哲思書棧」,主要販售二手書、黑膠唱片、電影海報與懷舊玩具,都是呂健吉退休前蒐藏或他人捐贈。
呂健吉說,黑膠唱片有上萬片,哲學等書籍近三萬本,開書店基本上雖不用太多商品資本,裝潢也用最簡單書架,但興建建築物時不只退休金,連以前的儲蓄都投進去。
許多人好奇為何投入退休金,開不太可能賺錢的書店?呂健吉表示,他熱愛哲學及閱讀,開書店是年輕時就有的夢想,這些書放在家中也是放著,不如分享。
他說,過去教哲學,退休開書店後也希望繼續推廣哲學,「哲思書棧」一樓書籍以哲學類為主,二樓場地陳列二十、三十年前蒐藏的電影海報,如「童年往事」、「海上花」等及黑膠唱片,也提供在地講師辦手工藝品講座。
呂健吉表示,客人進書店常問怎麼幾乎都是哲學類書籍?也有人會問些哲學問題,他覺得做這樣的書店老闆不錯,可推廣哲學,他的名片上也印上「哲學諮詢師」,書店成為他與顧客之間對話的哲學空間。
盼顧客回顧過去
帶回憶走就值得
他說:「哲學」簡單來說就是智慧的追求,每人都需要透過思辨了解生活,「哲學」也是探討「有無」、「真假」及「對錯」問題,與人關係密切。
呂健吉表示,選在礁溪開書店除他是礁溪人,也因礁溪的觀光旅遊除吃與玩樂,希望增添文化氣息,太太開玩笑說:「今天只要賺到便當錢就夠了。」書店不以營利為目標,顧客不一定要消費,如果每人能在參觀懷舊海報與玩具時,與同行友人或家人一起回顧過去,帶點回憶離開就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