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菜、青江菜漲幅逾倍 政院主計處:物價情勢嚴峻 輸入型通膨壓力大
【本報台北訊】行政院主計處昨天公布二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受到國際榖物行情續居高檔、寒害影響水產供給減少,另適逢農曆春節需求增加,CPI年增率為百分之三點八九,是近三個月以來新高,核心物價上漲百分之二點六八,由於漲幅未明顯趨緩,今年物價情勢比較嚴峻。
主計處昨天發布二月份物價變動概況,二月CPI指數為一百零四點二六,較一月漲百分之一點二九,躉售物價指數(WPI)一百一十點三四,較上個月下跌零點七六,但比去年同期上漲百分之八點四七。
第三局科長吳昭明說明,觀察CPI指數變動,在去年十月達到百分之五點三三後,漲幅一度走緩,但今年二月又走高,主要是食物類價格指數走高,如小白菜、青江菜漲幅超過一倍,沙拉油、雞蛋漲幅也都超過三成,水果漲幅二成,肉類、乳類、穀類漲幅超過一成。
物價下跌部分,以蕃茄百分之三十三居首,其他苦瓜、影碟機、行動電話等跌幅都超過二成。
一、二月消費者物價較去年同期上漲百分之三點四二,其中商品類上漲百分之五點一六,服務類上漲一點七五;若扣除蔬菜水果,漲幅為百分之三點一五,若再剔除水產及能源,核心物價上漲百分之二點六八。
另外,交通類物價上漲百分之四點二五,主要是因油料費自去年初以來多次調漲,漲幅達百分之十六點二五;醫藥保健類上漲百分之四點九二,主要是因部分中藥材供量減少,致藥品上漲百分之二十點三八;教養娛樂類上漲百分之零點八七。
值得注意的是,二月分以美元計價的進口物價漲幅高達百分之十八點九九創下第二次石油危機、二十七年四個月以來的新高,官員坦承,「輸入型通膨」的壓力很大。不過,新台幣近日來升值幅度甚大,使得以新台幣計價的進口物價漲幅,從上月的百分之十六點九八略降為十四點零六。
吳昭明表示,主計處預估今年上半年平均CPI年增率為百分之三,並認為今年的物價情勢確實比較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