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被美國紐約時報讚譽「當代最成功的俄羅斯編舞家」的俄國芭蕾舞大師波里斯‧艾夫曼,將於下月七日至十一日率領「聖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團」來台,在國家戲劇院演出兩齣他所創作的全本芭蕾舞劇「柴科夫斯基—生死之謎」與「俄國哈姆雷特—凱薩琳女皇之子」。
談到俄國芭蕾,「基洛夫芭蕾舞團」和「波修瓦芭蕾舞團」兩支國寶級的傳統舞團,最為世人所知,然而前蘇聯政權倒台前後,為西方藝壇帶來衝擊卻是俄羅斯的「聖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團」。
艾夫曼的舞蹈生涯始於一九六六年,他以二十四歲年輕之姿,即獲聘為基洛夫芭蕾舞團專屬舞蹈學校—瓦卡諾娃舞蹈學院編舞家;一九七五年受邀為基洛夫芭蕾舞團編舞,並於一九七七年在聖彼得堡成立自己的舞團。
然而,因前蘇聯政權期間的種種政治因素,創團後的前十年,艾夫曼只能在國內巡迴演出。直至一九八八年艾夫曼芭蕾舞團在巴黎香榭麗舍劇院演出才一舉成名。
艾夫曼擅長以極具凝聚力的情感,將芭蕾舞的古典哲思、劇場中現代舞蹈表達與傳統芭蕾語彙三者融合。
在俄系芭蕾舞中,提出這種方法論的非僅有他一人,但如紐約時報所說:「雖然艾夫曼不是第一人,但絕對是其中最好的!」他傑出的編舞才華以及在舞蹈上的成就,也被世界各大主要舞評譽為「當今世上,對當代芭蕾舞藝術文化,擁有最卓越超群的貢獻者之一」。
這次艾夫曼率團帶來的兩齣全本芭蕾舞劇,分別為「柴科夫斯基—生死之謎」與「俄國哈姆雷特—凱薩琳女皇之子」。
其中,矛盾人生的柴可夫斯基,歷經婚姻挫敗,渴望同性愛情,自殺未果,只能透過音樂解放情感,一八七五年寫下「天鵝湖」,成為芭蕾舞代名詞,艾夫曼便以柴氏的一生與創作「天鵝湖」歷程為主題,揭開柴科夫斯基的謎樣人生,而創作「柴」劇。
「俄」劇則如其名,為一部屬於俄國歷史的「哈姆雷特」,將沙皇彼得大帝被謀殺身亡、其妻繼位為凱薩琳女皇,目睹一切的保羅王子,在這一場宮廷風暴中,如何自處?又如何復仇?
艾曼夫把俄國富麗堂皇卻又充滿人心詭計的宮闈祕辛,透過舞劇一一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