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拚經濟應為總統大選主題

 |2008.03.04
572觀看次
字級

最近國際原物料和石油價格飆漲,造成國內物價全面上揚,許多民生基本物資價格從三月一日起明顯調漲。看到民眾紛紛搶購囤積衛生紙,以及營建業因為鋼筋價格暴漲被迫停工等景象,對於「什麼都漲,就是薪水沒漲」的台灣民眾而言,切身的感受不只是痛苦指數再度飆高而已,也表示八年的「苦日子」並還沒有結束,中低所得者更是惶惶不可終日。

另一方面,政府面臨物價上漲的危機,除了調降食品類的營業稅稅率等聊表形式的措施,及透過公平會調查有無囤積居奇的「殺雞儆猴」老套和油電價格繼續凍漲之類不正常作法外,可說是手足無措。而政府在選前頻頻推出的利多措施,因為無助於解決迫在眉睫的種種經濟問題,反而變得更遙不可及;相形之下,政府以置入性行銷手法所宣揚的政府政績更顯得乏善可陳,讓民眾反感不已。

放眼來看,通貨膨脹雖是全世界各國普遍遭遇的問題,但許多國家卻沒有受到很大的衝擊,為何在台灣就變得非常嚴重?最主要的差別,就是在過去八年裡,當各國經濟都突飛猛進的時候,台灣因為政策錯誤,政治不安及兩岸對立,經濟遲滯,以致於國民所得原地踏步,經濟成長率非但落居四小龍之末,在亞洲也敬陪末座。

換言之,許多國家因為所得不斷提升,因而可以承擔物價上漲的衝擊,唯獨台灣政府盡搞些如停建核四、正名、制憲,乃至於公投等政治運動而內耗空轉;造成兩岸緊張,不但沒有分享到大陸經濟成長的果實,更導致實質所得下降,當然就禁不起物價飆漲的打擊。因此,要為台灣這幾年來經濟低迷負最大責任的,當然是執政黨和政府。

一月的立委大選,民眾已經用選票給政府一頓教訓,而執政黨如果深切體會自己失能及貪腐的不該,就應該揚棄過去的錯誤政策,立即提出一套真正有利於國計民生的財經政策,才是正辦,也才能贏回民眾的支持。可惜,一進入選舉白熱化的階段,執政黨又掉入自以為是的「選舉掛帥」陷阱。不但鮮少宣揚財經政策理念,自始就用負面攻擊的方式破壞競爭對手形象。

更遺憾的是,本來兩岸經濟議題方面,要是能夠脫離政府的鎖國心態,善用台灣的地理優勢,開放三通以分享並利用大陸經濟市場,必能為台灣經濟注入活水,從而自經濟泥沼中脫困。但若無法建立兩岸互信,反而擴大兩岸的敵意和對立,未來開放政策不可能落實,人民也就不可能期望有好日子過。

為台灣好,就少噴政治口水、不要耍抹黑、抹紅等等低格調的選舉手段,回到民生財經政策上面來個「貨比貨」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